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加哲无著尊者:《修心七要》耳传略释讲义 第一节课(索达吉堪布 译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第一节课

(2005年7月6日晚上9时)

顶礼吾等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大恩传承诸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这次,我利用开“普贤云供法会”的八天时间,为大家宣讲《〈修心七要〉耳传略释》。

一般来说,在藏传佛教历史上,众多寺院的高僧大德经常开演此法门,甚至西方、东南亚等很多国家,也将本论翻译成英文,经由很多上师传讲。台湾等地虽有不同的汉文版本,但在中国,迄今为止,以汉语传讲的人却少之又少。

《修心七要》对发大乘菩提心的修行人来说非常重要,藏传佛教的噶当派对此尤为重视,视其为修行的核心。作为我们宁玛巴,以前也有很多高僧大德,包括法王如意宝等大恩上师,都对这个法门非常看重。本来我这里有很多大德的注疏可作参考,广泛宣讲没有多大问题,但这一次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传讲得不会太广,只是简单从字面上给大家作个介绍: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是噶当派恰卡瓦格西所造的一部比较简略的论典。以前,噶当派的大德为了注释《修心七要》,会专门著一些内容广泛的耳传教言书,如夏东格西所造的五部论著,其中一本就是《修心七要》的广释。另外,宁玛巴有贡智仁波切的讲义,格鲁派有《修心七要注疏·日藏论》,在印度,以观音菩萨为主的上师们,也经常传讲本论内容。

【加哲无著尊者著】

我们现在讲的注释,是尊者加哲无著作的耳传略释。“加哲”是菩萨之意,这位无著菩萨并不是印度的那位无著菩萨,他是《佛子行》、《入行论·善说海》的作者。《入行论·善说海》前附有无著菩萨的略传,在这里,就不作详细的介绍了。

但不管怎么说,法王如意宝以前曾再三讲过:“无著菩萨是藏地无与伦比的大德,他已真正修成了世俗和胜义菩提心,以菩提心的感召力,他可使身边的天敌,如山羊与豺狼等和睦相处、互不损害,并且都具有慈悲心。无论什么人,只要看过、接触过、忆念过这位大菩萨金刚语所造的论典,其相续中一定会生起菩提心。”鉴于此,法王如意宝还没圆寂时,就非常想讲《入行论·善说海》这部讲义,但由于众生的福报浅薄,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尽管如此,我们从《佛子行》短短的37个颂词中,也可了知无著菩萨以大悲心的感召,能令菩提心在每个众生相续中生起来的事实。

【顶礼大悲尊者(观世音菩萨)!】

这是总顶礼句。《佛子行》中也是顶礼观世音菩萨,尊者一生对观世音菩萨具有不共的信心,有些史书中记载,尊者无著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大家应该清楚,在广大悲心方面,没有一个补特伽罗能比得上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而以释迦牟尼佛为代表的诸佛的大悲心,又是以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来显现的。所以,要想我们相续中生起大悲心,首先必须依靠观世音菩萨的加持,有了大悲心以后,相续中的菩提心才能产生。因此在这里,作者先顶礼观世音菩萨。

【三学清净圆二菩提心,彰显善逝圣教于十方,持教法者顶部之严饰,顶礼无等师尊之莲足!】

接着是对自己上师的顶礼。在我的记忆中,传记里说作者一生依止了很多上师,如恩重如山的十大上师、广闻博学的十大上师、无与伦比的两大上师……然而,使他相续中真正生起菩提心的上师是索南扎巴和仁钦西日,这里顶礼的对象就是以索南扎巴为主的上师。

这些上师们戒定慧三学清净,世俗与胜义菩提心究竟圆满,依靠他们的悲心,释迦牟尼佛的圣教得以弘扬于十方三世,不仅如此,他们的地位也是尊贵无比,所有持教大德都把其当作自己头顶上的严饰。在如此无与伦比的上师清净莲足下,作者无著菩萨毕恭毕敬地作顶礼。

【三世佛子唯一之路径,一切利乐源泉大宝藏,具缘弟子再再劝请故,遵照上师教言而阐释。】

这个颂词一方面宣说了这部论典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作了简单的立宗。

本论有什么特点呢?它是十方三世诸佛唯一的成佛之道。因为《〈修心七要〉耳传略释》主要讲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这两种菩提心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修行的必经之路,若想避开此路而成就佛果,自古以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同时,它还是一切利乐的源泉,修学本论,不仅可以获得暂时的人天安乐,而且也能得到声闻、缘觉、菩萨三解脱道的究竟利益。它就像如意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满众生一切所愿一样,三世诸佛也是依此菩提心而得以成就。《入行论》第一品中讲,菩提心是一切利乐的源泉,这种源泉对于世间人来说,不管是父母还是仙人,即使在梦中也从来没有梦到过;不要说是为众生,就算为自己,也没有生过这样的菩提心。因此,对大家来说,这部能引生菩提心的大乘论典极为殊胜。

本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造的呢?“具缘弟子再再劝请故,遵照上师教言而阐释。”后面的结文中也讲了,本论是在具大乘因缘的弟子——扎巴江村的再三劝请下,遵照历代传承上师的教言而做的简单阐述。

以上讲的是顶礼句和立宗句。

大家应该清楚,《〈修心七要〉耳传略释》文字虽然好懂,但在这八天之内,圆满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噶当派的大德在修行时,按照的都是传承上师的教言,在观修菩提心时,也经常会念传承上师的祈祷文。以前,贡智仁波切曾作过《修心七要》的传承祈祷文,此传承是从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无著菩萨、世亲菩萨,一直传到金洲论师、阿底峡尊者、仲敦巴、博多瓦、恰卡瓦,现在又传至我们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如此清净的传承,经常祈祷是很有必要的。

学习本论,并不像学中观、因明那样,要依靠各种各样的逻辑推理,而是应在实际中去真正修持。这部论典从头到尾,只讲了一个问题——修菩提心,其中胜义菩提心讲得不广,关键讲的是世俗菩提心,这对大家来说,修起来就比较容易,也很有必要。否则,没有实修,只是在口头上讲得天花乱坠,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比如,我们现在学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就意义而言,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深的佛法了,但是若没有修持,只是耽著于词句表面,那么就算将整本书倒背如流,实际上对相续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在佛法中,一方面讲经说法非常重要,如果不讲,很多人就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另一方面,只有讲经说法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将所知内容在自相续中反复串修,要不然,听闻到的佛法就像在石头上倒水一会儿就干了一样,对自己的解脱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在这八天的时间里,将心专注于实修方面,即使平时闻思比较忙的人,每天也应抽出15至30分钟来观修。倘若菩提心在相续中能够生起,那大圆满、大手印的境界就很容易出现了。

现在经常有人传言:不用修加行,也不用观菩提心,只要在某位上师面前灌个顶,得一个直指心性的教言,马上就能开悟,而且弟子也真以为自己已经开悟了。其实这种开悟到底有没有,是很难说的。依菩提道次第的真正修法,不经过任何前行,也没有修过菩提心,想直接获得开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有开悟,也只不过是依靠上师的加持,刹那认识了心的本性而已,可是不用一会儿,烦恼乌云就会将这种悟境完全覆盖,自己与普通人又没什么两样了。所以,这种开悟不稳固,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开悟过”,而不能说是“开悟了”。

因此,大家应当按照噶当派的传统,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经常于心中反复观修。我们这里有很多道友,多年来下了很大的功夫,一直在观心的本性,但就你们的修行内容,我想提一个建议:正行之前,最好先修菩提心。当年阿底峡尊者进藏时,着重弘扬的就是菩提心,后来他有些弟子不愿去听法,原因是尊者每天只重复两句话:“看破世间!修菩提心!”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后来这些话传到了尊者耳中,尊者非常高兴地说:“看样子,我已经抓到了佛法的重点:看破世间是出离心,修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有了这两点,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此人的评价,实是对我无上的赞叹!”

的确如此,在修行过程中,首先应对今生的事务看破、放下,去年讲《开启修心门扉》时,我相信大家在出离心这方面,已经有了坚固的信解。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学习本论,进一步修菩提心,必能令自己的修行境界越来越稳固、越来越增上。

【诸位补特伽罗如果想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就必须在发菩提心之后,精进修持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在座诸位,如果你们想获得圆满的佛果,一定要先发无上的菩提心。那么,只要发心就可以了吗?并非如此,还要精进地修持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如前所说,这一点才是诸佛菩萨的正因。

【正如圣者龙树菩萨所云:“自与此世间,欲得大菩提。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智。”】

在《中观宝鬘论》中,龙树菩萨谆谆告诫:我们自己以及这个世间的所有众生,要想获得登地以上的大菩提,其根本必须具备三个正因:菩提心、大悲心、无二慧。具体而言:

①“菩提心坚固如山王”:须弥山王巍然耸立,世间任何风也无法将其吹动,同样的道理,菩提心也应如山王般稳固,始终不为外境的违缘、魔障所牵动。

②“大悲遍十方”:“大悲”并不是只对父母、亲友存在悲心,而对怨敌和其他可怜众生一点悲心也没有,因为这种相似的大悲没有平等,所以根本无法周遍。就像如今有些宗教,只对人类有悲心,而其它众生的痛苦,他们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样。

佛教与之完全相反,释迦牟尼佛最大的特点就是悲心,佛陀成道摧毁十万魔众时,并没有使用各种武器,也没有依靠种种神变,唯一就是以大悲心,将魔的嗔心化为了朵朵莲花。作为修行人,尽管有些人口才好,有些人身材好,有些人势力大,但这都不是值得赞叹的,我们唯一应赞叹的,就是相续中有一颗尊贵的悲心。这一点哪怕是对小孩子,我们也应从小就灌输他们悲心的教育,令其调柔相续,成为一个慈悲善良的人。

③“不依二边智”:依靠不堕轮涅二边的空性智慧,也即《入中论》所说的“无二慧”。

只有具备了以上三者,我们才能终证无上大菩提。

【至尊阿底峡尊者在修习菩提心方面的窍诀,(主要)来自于三位上师。第一位上师,是割下自己身肉布施他人,并因专一修持大悲心而获证空性的达玛吉达上师;第二位上师,是敢于自受他苦的宣巴南鸠上师;第三位上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金洲大师。】

要修菩提心的话,这方面的教言非常多,比如寂天菩萨以理证宣说的《入行论》、以教证宣说的《集学论》,都着重抉择了自他相换的修法;阿底峡尊者在修持菩提心方面,另外还有七个程序:知母、念恩、报恩、悲心、慈心、胜解信以及生起,但这里所讲的七种教言略有不同。我们学《菩提道灯论》时也讲过,阿底峡尊者对藏地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以前尊者在印度时,他的上师和本尊曾授记,如果去藏地弘法的话,他将利益无量人和非人众生,但自己的寿命会大大缩减,本来可以活到九十二岁,如果到了藏地,七十二岁就会圆寂。然而,尊者不顾自己的生命,发愿来到雪域,着重弘扬了大乘菩提心。

至于修菩提心方面的窍诀,尊者主要来自于三位上师,下面作一下简单的介绍:

①割下自己身肉布施他人的达玛吉达上师:他是一位小乘有部宗的班智达,虽然前半生没有听闻过大乘佛法,但相续中的悲心却非常重。有一次,他的邻居得了一种怪病,医生说只有依靠活人的精肉才能治愈,除此以外别无他法。为了救人,达玛吉达把大腿的精肉割了下来作为药引,因为还是凡夫,所以感受了剧烈的疼痛,但由于悲心深重而没有生起后悔之心。不久,病人果然痊愈,他感激地来到达玛吉达上师面前说:“我的病已经完全好了,但却给您带来了这么大的痛苦!”上师回答:“只要您能得到安乐,我即使死亡也可以忍受。”当天晚上,他梦到一个身穿白衣的人对他说:“欲获无上菩提,必须要经历像你这样的苦行,善哉!善哉!”然后用唾液轻拭他的伤口。第二天早晨醒来,伤口果然恢复如初且未留丝毫痕迹,同时,般若空性的境界也在他相续中如实生起,《中观六论》的所有词句不仅可以朗朗背诵,而且意义也能通达无碍。

后来,他对阿底峡尊者传讲了很多修菩提心的教言,其中最著名的有《孔雀灭毒》和《宝剑论》。

②敢于自受他苦的宣巴南鸠上师:宣巴南鸠,意为仁慈瑜伽。这位上师常于寂静处修“自他相换”,将他人所有的不顺、痛苦、疾病以自己来代受,将自己所有的快乐、福报、善根等回向众生。尤其他喜欢在恒河边修持大悲菩提心。有一次,弥勒菩萨在他的境界中亲自显现,以金刚歌的方式,对他的自他相换予以高度赞叹,并赐予了种种教言。依弥勒菩萨的加持和自己菩提心的感召,当地的国王、大臣、婆罗门、沙门、贫民,乃至罗刹、夜叉等非人,大象、狮子、蚂蚁等旁生,都愿意集中到他的面前,接受菩提心的加持。当时,在整个恒河流域,宣巴南鸠上师的菩提心窍诀无与伦比,阿底峡尊者也在他面前接受了很多这方面的教言。

以上两位,是尊者年轻时的上师。

③大名鼎鼎的金洲上师:金洲,史学家认为是印度尼西亚,根登群佩认为是现在的斯里兰卡,无论如何,它是离印度有一定距离的某个地方。当时,阿底峡尊者已经依止了很多上师,有一次在金刚座转绕菩提塔时,度母现于空中,显示种种神变,指点他说:“如果你想继续利益众生,必须要依止金洲上师,修持大悲菩提心。”于是,尊者带领很多班智达,用十三个月的时间,航海抵达金洲,途中他们经历了种种磨难,有时差点被巨浪吞没,有时遇到凶猛的食人鲸,但依靠菩提心的加持,终于遣除了一切违缘,顺利地来到金洲上师面前。上师见到尊者后,淡淡地说:“如果你能留下来十二年修持菩提心,我可以摄受你。否则,绝不摄受。”尊者想:“既然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这里,我一定要留下来。”为了求法,尊者毅然答应了金洲上师的条件。此后十二年中,尊者与上师同居一室,之间只隔一条布帘,日日夜夜唯修菩提心,最后金洲上师相续中的菩提心,犹如倾满妙瓶般全部注于了阿底峡尊者的相续。当尊者离开上师时,上师赐给他一尊闪闪发光的释迦牟尼佛像,象征他将成为整个佛法的教主,同时也授记他今后会到藏地雪域,弘扬大乘菩提心。

史书中说,尊者前后共依止了一百五十多位上师,其中十三位是大成就者。别的上师圆寂时,尊者并没有开很隆重的法会,唯独金洲上师圆寂后,尊者不间断地每个月为上师举办“忌日供会”,供有很多灯盏。不仅如此,每当尊者提到其他上师的尊名时,会合掌当胸,可一提及金洲上师的尊名,就合掌于顶,双目垂泪,弟子们问尊者:“您在叙说诸位上师尊名时,有如此大的差别,这是因为上师们的功德有别呢,还是对您的恩德有别呢?”尊者回答:“我所有的上师都是大成就者,功德如佛一般没有差别。而在恩德上却有大小之别,我相续中的这少分菩提心,就是依靠金洲上师而得的,因此他老人家对我的恩德最大。”

【而此处所讲的,就是金洲大师的教规。虽然金洲大师的教诲也是浩如烟海,但依照善知识恰卡瓦的宗派,却是从七个要点来进行宣说的:包括宣说前行法、正行修持菩提心、恶缘转为菩提道用、归结终生之修法、修心圆满之标准、修心之誓言、修心之学处七个方面。】

《中观庄严论》中说:有些人依靠空性见生起菩提心,有些人依靠菩提心生起空性见。阿底峡尊者是藏地公认的应成派论师,而他所遇到的上师,有些是有部宗的(达玛吉达上师)、有些是唯识宗的(金洲上师),尽管见解比不上尊者,但都是依靠菩提心证悟了般若空性,由此菩提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虽然阿底峡尊者的菩提心窍诀来自于三位上师,但此处所讲的,就是金洲上师的教规。尊者进藏后,依度母的授记,最主要的弟子是仲敦巴,仲敦巴门下有三大弟子——普琼瓦、博多瓦、金厄瓦,其中博多瓦又有两位主要弟子,分别是朗日塘巴和恰卡瓦,菩提心教言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的。

金洲大师的教言非常丰富,而这里,恰卡瓦格西主要将其归纳为七大要点:前行法、正行修持菩提心、恶缘转为菩提道用、归结终生之修法、修心圆满之标准、修心之誓言、修心之学处。其中,前行与正行是具体修持的法门,后面五点则是附加的内容。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并不是理论上了知就可以了,希望大家多利用时间反复修持。忙于闻思的道友,尽管不可能花很长的时间,但每天串习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老年人,虽然口中念诵阿弥陀佛,但心中如果没有修过菩提心,念佛也没有多大意义,所以你们一定要真正修持,因为修持的功德完全超越了平时的念诵。前一段时间我也讲过,只是无念地坐禅,根本不可能证悟心性,一定要先修持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其他修行便很容易成就了。

噶当派的修行窍诀比较多,此处的修法与宁玛巴的修行教言有一点不同,宁玛巴主要依照《大圆满前行》,而这里则是噶当派的修行方法:先将屋子打扫干净,门窗紧闭,屋内遍洒香水,观想这是迎请诸佛菩萨的宫殿。佛堂上,先摆放释迦牟尼佛,接着摆上遣除外面违缘的绿度母,遣除内部违缘的不动佛,以及诸佛菩萨大悲心的代表——观世音菩萨,这是噶当派的四大本尊。然后,面对佛像,念诵皈依、发心,并想:“愿诸佛菩萨加持我,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一定要修持菩提心。”接着作七支供、供曼茶罗,并思维、观想、修持从“人生难得”、“寿命无常”直到菩提心正行之间的所有程序。如此每天早上修持一个小时。

这一系列修持下来并不会太难,在座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无论如何也应该修一下了。这里并不是要你们去修持胜义菩提心,因为现在大部分人不懂中观,对一般人来说,生起胜义菩提心确实比较困难;然而,世俗菩提心就不一样了,即使七、八十岁也是可以修的,过两天讲“世俗菩提心的本体”时,你们就会知道,其实世俗菩提心极易修持,关键就是看自己修不修了。

就像前段时间学的《大圆满前行》,理论上我讲得比较详细,可是大家有没有修呢?有些人说:“五十万加行我已经修完了!”但是“人生难得”、“寿命无常”等共同加行,你们想过多少次,修过多少次?堪布阿琼(虹身成就者)曾把“发菩提心”之前的加行专门修过一百天,一个引导一个引导地逐步修持(《密宗实修法》中有具体方法),你们如果没有修这些,要想获得成就,是非常困难的。

有人若想依次第实修,按宁玛巴的修行,可以参阅《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大圆满心性休息》,若按格鲁派的修行,应以《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教言为主。

全文分七:一、宣说前行法;二、正行修持菩提心;三、恶缘转为菩提道用;四、归结终生之行持;五、修心圆满之标准;六、修心之誓言;七、修心之学处。

甲一、(宣说前行法)分三:一、暇满难得;二、死亡无常;三、轮回过患。

 

【当修前行法】

【修学前行,可以从暇满难得、死亡无常以及轮回过患三个方面来进行观修。】

乙一、(暇满难得):

 

【首先观修:获取修法之所依——睱满人身的因,就是必须圆满地修持善法。然而,能够修持善法的众生却是极其稀少的,因此,获得暇满果报的机会也是难上其难的。如果对旁生等其它众生进行观察,就能真切地体会到:它们获得暇满的机会简直是绝无仅有。

因此,我们就应当敦促自己:千万不要令自己所获得的暇满人身成为毫无价值,而应当专心修持清净妙法!】

要想获得暇满人身,必须圆满地修持善法,然而,现今能修善法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可以看看,中国共有十三亿人口,而真正行持善法的又有多少呢?如果对周围的旁生进行观察,也会发现由于一直在造恶业,它们获得暇满人身的机会,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暇满人身,就千万不要空耗,而应经常观想:得到暇满人身的机会这么稀少,如果我一直这样放逸,来世可能连人身都得不到了,所以从今以后,我一定要精进于修持清净善法。

这些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一定要在心中再三串习。如果要想进一步广修,则可参考《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或《大圆满心性休息》,但若没有条件的话,至少这一句话也应该反复思维。

乙二、(死亡无常):

 

【其次观修:寿命无有定准,死缘纷纭而至,仅仅今天不死的把握都没有。从现在开始,就应当精勤不倦地修持胜妙佛法。】

我们当中,谁敢肯定自己今天不会死?问问每个人,谁也没有这么大的把握。虽然“寿命无常”我们可以广讲,但仅就这一点——今天不死,大家都没有把握,那为什么还不赶快修呢?

乙三、(轮回过患):

 

【最后观修:正如经中所云:善恶业的果报就是苦乐。因此,自己就应当抛弃一切恶行,尽力修持善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科判虽然是“轮回过患”,但讲义内容却是“因果不虚”。这里虽然没有直接讲轮回有什么过患,但我们也可以简单想一下:无边无际的轮回中,六道众生各自感受着怎样的痛苦,这所有的一切,皆是恶业招致的果报。

甲二、(正行修持菩提心)分二:一、修持胜义菩提心;二、修持世俗菩提心。

 

乙一、(修持胜义菩提心)分三:一、前行;二、正行;三、结行。

丙一、(前行):

【首先皈依、发心,然后祈祷上师本尊,作七支供,身体端直而坐,并无有错乱、不多不少地数二十一次呼气与吸气,以此即可成为堪修禅定的法器。】

修胜义菩提心的前行是:首先皈依、发心,然后祈祷与释迦牟尼佛无二无别的上师和本尊。修七支供积资净障后,身体依“毗卢七法”端直而坐(跏趺坐、半跏趺坐皆可),通过数息法来调柔粗重的分别念:将注意力专注于呼气或吸气皆可,共数呼吸二十一次。

虽然大圆满的某些修法要数九次呼吸,但若修此法门,则应当数息二十一次,这样才能成为修禅定的法器。

丙二、(正行):

 

【思诸法如梦】

【首先思维:作为所取外境而显现的一切器情世间,也如同梦境一般,只是在自心迷乱之后,才会出现这些现象。在内心之外的其他地方,决不可能存在丝毫(的外境),从而断除一切增益。】

做梦的时候,梦中的山河大地只是分别心的迷乱显现,根本不存在一丝一毫的堪忍自体。同理,我们现在所取的外境,也是心的游舞幻化,不可能存在一个实有的本体。依此推理方式,抉择万法不存在,从而断除一切增益。

【观心性无生】

【如果认为:心是否是实有的呢?】

刚才说了,除心以外不存在丝毫的所取法,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能取的心识本体实有呢?

通过以下观察,我们将发现心的本体也同样不存在。

【心的生住灭三者也是空性,并不存在显色与形色等等,又因为身体的内外也不存在,所以其本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立,并安住于什么都不执着的无念境界之中。】

此与大圆满的修法没什么差别,都是先观察心是怎样产生的:心没有来源、住处、灭尽的地方,不存在任何的显色形色等等,身体的内外也没有它的踪影,对此一一剖析,之后发现心的本体根本无法成立,进而安住于真实无念的境界当中。

【对治亦自解】

【此时如果生起了所有身(境)心都是空性的对治念头,则观察这些对治念头的本性,从而了知其无有自性,并在这种境界中安住。】

所取的外境不存在,能取的心识也不存在,对治心与外境实有的空性智慧是否存在呢?同样也不存在。

通过以上观察,我们认识了万法的本来体相:外境、内心、对治的空性,这三方面都不存在。下面,进一步通过安住的方式,来认识万法的本性——胜义菩提心。

【为了宣说这种安住方式,(而于颂词云:)

道体住赖耶

远离七识的一切散摄,在任何本性不可成立,内心不执着于任何法的无念境界中明然而住。】

道的本体安住于阿赖耶,这个阿赖耶就是如来藏的光明分。除了刚才所讲的空性以外,心还存在一种自相不灭、了然分明的本体,这个自明自知的部分就是如来藏的光明本色,若能在此境界中自然安住,则与大手印的“四种安住”没有差别。

前三颂依靠观察,抉择了二转法轮的空性本体,这一颂通过安住的方式,认识了三转法轮的光明本体,这就是现空双运的胜义菩提心。

由于没有证悟胜义谛,这种菩提心我们现在不一定修得来,但是依靠中观的推理,短时间内,我们也可相似地安住。

丙三、(结行):

 

【坐间修幻化】

【随着等持觉受的出现,从而了知自他任何器情世间的所有显现都如同幻化,现而无实有。并令一切行为仪表都依此行持。】

“坐间”就是出定。出定后,了知所有的器情世间如幻如梦,现而无有自性。同时,令自己行住坐卧一切的威仪,都在这种没有实执的状态下行持。

今天就讲到这里。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加哲无著尊者:《修心七要》耳传略释讲义 第二节课(索达

加哲无著尊者:《修心七要》耳传略释讲义 第三节课(索达

加哲无著尊者:《修心七要》耳传略释讲义 第四节课(索达

堪布根华:定解宝灯论浅释 定解宝灯论(索达吉堪布 译)

堪布根华:定解宝灯论浅释 总论(索达吉堪布 译)

 

后五篇文章

多罗拉他:密宗大成就者奇传 第九品:一切教授归于一体(

多罗拉他:密宗大成就者奇传 第八品:零散窍诀(索达吉堪

多罗拉他:密宗大成就者奇传 第七品:词句受教传承(索达

多罗拉他:密宗大成就者奇传 第六品:生圆次第及其事业受

多罗拉他:密宗大成就者奇传 第五品:光明大乐教言受教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