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济群法师:问道二 1、闻思篇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济群法师:问道二 1、闻思篇

 

  法及说法

  问:为什么佛陀要有大因缘才说法?

  答:世间一切皆因缘所生,说法当然也离不开因缘,所谓“法不孤起,仗缘而生”。就以这个讲座为例,如果讲堂内空荡荡地一个人都没有,没有听法的因缘,那我来讲给谁听呢?这是其一。其二,如果我在这里给大家讲《唯识三十颂》或是《辨中边论》,你们能不能听得懂?所以,还要根据大家的根机说法,这也是因缘之一。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针对众生不同根机,应机设教,开演八万四千法门。如果不讲究因缘,不讲究契理契机,同样的教法就可能收效甚微。所以,佛陀说法需要有大因缘。

  问:既然大乘法最究竟,佛陀为什么要说其他几乘?

  答:任何一个法门的弘扬,都有其特定的针对性。《法华经》说,佛陀出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就佛道。所以,《法华经》的思想是会三归一,开权显实。但佛陀一生说法,并不都是针对菩萨根机而说。有时是针对人天乘根机者而说,有时是针对声闻乘根机者而说,有时又是针对缘觉乘根机者而说。虽然佛陀想把最高的法直接告诉众生,但有些众生暂时只能接受人天善法,有些还可在此基础上逐步接受其他。总之,必须根据对方的接受程度而说。因对象、根机的不同,故佛陀所说教法并非都是直畅本怀、究竟了义的。

  我们还要知道的是,虽然佛陀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这并不是说,不能弘扬人天乘,不能弘扬声闻乘,而是不能以此为最终目的,不能以为这种引导是最究竟的。

  认识生命

  问:什么是贪、嗔、痴?

  答:贪,是一种染著的心理。所谓染著,就是对自己喜爱的对象产生贪念。贪的表现形式很多,吝啬就是其中之一,贪财的人,不但舍不得将钱财与人分享,甚至舍不得自己享用。骄慢也是其中之一,自恋的人,往往特别贪执自己的长处,觉得高人一等。谄曲还是其中之一,因为贪著别人的财富地位,就去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嗔,是对自己讨厌的对象排斥抗拒,也有很多表现形式。有因厌恶产生的嗔恨,有因嫉妒产生的嗔恨,也有因得不到产生的嗔恨。痴,是愚痴,如不明事理,不知因果法则,不了解无常、苦空及解脱之道,都属于愚痴的表现。贪、嗔、痴在佛教中被称为“三毒”,即三种危害心灵健康的病毒。

  问:何为心、意、识?

  答:这属于佛教心理学的内容。小乘佛教讲六识,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大乘佛教则讲八识,在六识外增加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前六识属于意识范畴,第七识和第八识则属于潜意识范畴。

  心、意、识三个概念,虽名称不同,有时也会通用。当它们分别使用时,心是指第八阿赖耶识,为积集义,储藏有情生命中曾有的一切知识和经验。意是指第七末那识,为思量义,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即根源于第七识。识是指第六意识,为了别义,主要作用是对世界进行认识和判断。

  问:为什么有阿赖耶识?

  答:这就好像问:为什么有这个世界?佛教不主张问此类问题。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但我们总想以这有限的能力考察无限,提出一些超过现有理解力的问题,自然难以找到答案。我们的一生能积累多少经验?人类几千年历史又能积累多少文明?而宇宙却是无始的存在。仅地球就已存在了几十亿年,更何况,地球之外还有浩瀚的星空,我们怎能用如此有限的认识去追问:宇宙什么时候开始?世界有没有边?这些问题的本身,就有问题。

  阿赖耶识也是同样,它是无始以来的存在,不能说什么时候开始。在有限的经验范围内,我们可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开始上学、什么时候开始学佛。至于阿赖耶识和世界的开始,就超出了现有的理解范畴,不必究根问底。

  问:阿赖耶识与业力、佛性各有什么关系?

  答:阿赖耶识中,保存着我们无始以来的业力,这是导致众生流转生死的力量。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储藏,业力就不能存在;如果没有业力的推动,阿赖耶识就不能去受生。可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业力失去无明烦恼的基础,有情就可超越三界。那时,我们就不是随业力沉沦,而是随愿力选择未来去向。

  如果说阿赖耶识代表虚妄生命的积累,那么,佛性则是清净、真实、远离颠倒梦想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虚妄和真实的区别。唯识宗认为,修行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舍去虚妄的识,才能将本具的佛性开发出来。如果生命以虚妄的阿赖耶识为主,就仍处于生死杂染中,佛性就无法显现。

  问:什么是转依?

  答:修行就是转依的过程,这是佛法和哲学的区别所在。所谓转依,就是一种实践,是对生命的转变!我们了解生命,目的是为了改善生命,将充满缺陷的生命改造为解脱圆满的生命。我们认识世界,目的是为了改善世界,将充满污浊的世界改变成清净祥和的乐土。在唯识宗的修行中,转依就是转识成智,转染成净,将有漏杂染的阿赖耶识转变为清净的无垢识。从迷惑的状态,转变为觉悟的状态。

  智慧?知识

  问:什么是“般若”?

  答:般若是梵语,和汉语中智慧的含义相当。古德之所以不译为智慧,而采用音译,是因中国文化中的“智慧”一词,不足以充分体现般若的内涵。世间的智慧是建立在人类经验之上,是有限而有缺陷的。而宇宙人生的真实是无限的,以有限不能认识无限。何况人类的理性是一柄双刃剑,虽能带来很多利益,也会导致诸多过患。比如科技,在极大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核武器等恐怖阴影。

  佛法所说的般若,是超越经验和思维的,必须打破意识的局限后才会朗然显现。这是亲证诸法实相的如实智,也是究竟解决生命痛苦的能力,是世间任何聪明才智无法企及的。

  问: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答:知识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自古以来,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推崇知识,老庄就比较反对知识。《庄子》讲,浑沌因为有了知识就死掉了。佛教对此也有两种不同看法,既有“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的赞誉,也有“知之一字,众祸之根”的警示。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因为知识本身就存在两种不同类型,有健康、正确的知识,也有颓废、错误的知识。有些知识能导人以道德,导人以智慧;有些知识却导人以犯罪,导人以愚痴、妄想和烦恼。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掌握的知识远远超过以往。从生存角度来说,知识技能越多,越容易在社会上谋取职业。但从心灵健康的角度来说,我们就需要有所选择。否则,太多的知识会使心变得复杂,使妄想乃至烦恼、痛苦随之增多。所以,对知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其实,佛教也很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大乘佛教就鼓励我们从五明处学。作为一个菩萨,甚至要掌握世间的一切知识,包括各种生存技能。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帮助、度化更多的众生。但对那些导人以愚痴、犯罪的错误知识,我们又要远离。如果能以佛法智慧处理所学知识,那么,知识也会成为自利利他的工具,而不是修行障碍。

  问:何谓无漏智?怎样理解“烦恼即菩提”?

  答:所谓“漏”,即有缺陷、不圆满的。就像杯子上有个窟窿,会使倒入的水不断流出。只有完好无漏的杯子,才能装入满满一杯水。“无漏智”即圆满清净的智慧,可以消除一切烦恼痛苦。修行,正是为了开发这种究竟圆满、无量无边的智慧。

  所谓“烦恼即是菩提”,是告诉我们,烦恼与菩提并非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烦恼是什么?从本质上说,它只是一个念头、一个妄想,其产生离不开众多因缘的和合。当我们看不清这些因缘时,烦恼就产生了。若能在众多因缘中保持智慧观照,烦恼就无从生起了。所以,烦恼到底会不会成为菩提,关键在于觉或不觉。不觉,就是烦恼;觉了,当下便是菩提。烦恼没有离开我们现前的一念,菩提同样也是如此。只是烦恼生起时,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显现时,烦恼则烟消云散。

  闻思经教

  问:受持《心经》有何功德?

  答:很多人读诵《心经》,是希望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但这并非受持《心经》最重要的功用。《心经》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思是以大智慧到达彼岸。这一经题,也向我们阐述了受持《心经》的功德:一是开发般若智慧,二是证得宇宙人生的真实,三是解脱生命中的烦恼。具体内容,我在《心经的人生智慧》一书中有详细解说。

  问: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为什么又能带业往生呢?

  答:“带业往生”与“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并不矛盾。往生净土须具备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一前提下,允许带着尚未除尽的业力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另外,“业”和“善根、福德”并不完全对立。福德也是业,是善业。我们所积集的往生净土的资粮,都是善业。若能具足善业,即便有些不善业,在强大的信愿力和阿弥陀佛的加持力下,也无法成为往生净土的障碍。

  问:什么是《菩提道次第论》?

  答:这是一部论的名称,是十四世纪西藏高僧宗喀巴大师所造,包括《广论》和《略论》两部。“菩提道”,即成佛之道、觉悟之道。这条道路应当怎么走呢?就是“次第”所要阐述的。对于初学者如何入手修行,从人天乘至声闻乘,进而是菩萨乘,其中的每个步骤,本论都解说得非常清晰。“论”,指的是论典。也就是说,这是一部讨论成佛次第的论典。其次第,有道前基础及人天乘、声闻乘、菩萨道,本论名之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其要领,则是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

  问:为什么法布施大于财布施?

  答:财布施功德虽然很大,但不能在根本上改善人生,更不能究竟解决人生烦恼。我们以财富扶贫济困,虽能帮助他们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但钱再多也用得完。有时,钱多了甚至会使人堕落,或滋长受施者的依赖性。而法布施则不同,它能使有情的生命品质得到彻底改善,并使未来生命不断得益。因此,法布施功德更大。

  问:佛法是“唯心主义”吗?

  答:哲学所说的“唯心”,是以“心”为第一性。佛教讲缘起,在缘起法中,没有所谓的第一性。所以,“物质第一性”和“精神第一性”都不符合佛教的缘起法则。佛法认为,世间所有事物,从心到物,都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之所以强调心的作用,主要是针对凡夫为物所役的现象而提出,一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是说明心念的力量和影响。但并不否定物质的存在。佛法讲“心生则种种法生”、“境由心造”,但也讲“法生则种种心生”。从佛法观点来说,心的产生也需要众多条件,如唯识宗所说的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识七缘生等等。任何一种精神现象和状态的生起,都需要特定条件,是条件决定事物的存在。

  问:等流习气和异熟习气的区别何在?

  答:简单地说,等流即因和果是相似的,又称名言习气。异熟即因和果是不同的,如因是善或恶,果是无记,又称业习气。在生命延续过程中,这是两种重要的潜在力量。

  问:真常唯心系和唯识宗的理论是否对立?

  答:真常唯心系和唯识宗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分歧,是真如受熏和阿赖耶识受熏。民国年间,太虚大师和以欧阳竟无为代表的支那内学院曾就此展开了激烈争论。欧阳和吕澂站在唯识的立场,认为真如不可受薰,可《楞严经》和《大乘起信论》又讲到真如受薰。因此,欧阳就以此反对两部经论,认为是伪经劣论。当年,太虚大师曾就此写过很多文章,提出《楞严经》和唯识所说的角度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事实上,这两个体系代表着不同的见地,在修学上也有不同的指导意义,不应厚此薄彼。

  生灭与永恒

  问:缘起是否定永恒的,那缘起规律的本身是不是永恒的呢?

  答:缘起规律当然是永恒的。无论有佛出世还是无佛出世,缘起规律都一如既往地存在着,所谓法尔如是。佛陀只是这一规律的发现者,而非创造者。另外,当我们说到永恒时,切莫执著有个独立存在的、永恒的东西。事实上,缘起规律也离不开缘起的现象,不可在缘起现象之外执著有个缘起的规律。

  问:“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本身也是一法,那么它何时灭呢?

  答:“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是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存在,具有必然性、普遍性。所以,它是作为共相而不是别相。只要有法的存在,就离不开这一规律。

  问:涅槃是否为求得永恒?

  答:圣者所证得的涅槃、解脱确实具有永恒的内涵,但这完全超越我们想象的范畴,所谓“不可思议”。如果我们将永恒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或是执著有个对象是永恒的,那必定与涅槃背道而驰。因为涅槃是超越二元对立的。

  问:释迦佛在地球涅槃后,是否会在其他世界度化众生?

  答: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仅仅是一个小世界,是宇宙无量世界中的一个。释迦佛在这个世界出世,是否对我们这些众生情有独钟呢?非也。《华严经》记载,释迦佛在娑婆世界出现的同时,也在其他很多世界出现。《梵网经》亦云:“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就像“千江有水千江月”那样,哪里有水,哪里就会映现一轮明月。佛陀对众生有着无尽的悲愿,只要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佛陀便能随缘显现。

  问:宇宙有成、住、坏、空,空劫时,有情住在何处?

  答:当这个世界空了之后,有情到哪里去呢?这很好办,可以移民到其他星球。据佛经记载,世界进入坏劫期间,有情就会在这个世界慢慢消失,然后随各自业力到其他星球投生。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有什么担心。事实上,科学家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也在宇宙中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济群法师:问道二 2、修证篇

济群法师:问道二 3、生死篇

济群法师:问道二 4、决疑篇

济群法师:问道二 5、社会篇

济群法师:问道三 1、南大答疑

 

后五篇文章

智随法师:往生的根源是靠佛力

皈依之路 第三章 对讲师的教育 1、法会转型

宗萨钦哲仁波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第二章 第八节 金刚

宗萨钦哲仁波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第二章 第七节 慈、

宗萨钦哲仁波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第二章 第六节 止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