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 【第八章】初期的大乘佛教 第二节 初期大乘的兴起 |
 
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 【第八章】初期的大乘佛教 第二节 初期大乘的兴起 大乘兴起的原因 佛灭之后,大乘的暗流虽在潜移默化,却未能影响到它所处的时代思潮。直到西元纪元前后,大乘佛教依旧保持缄默的状态。 促成大乘兴起的原动力,乃是般若思想,般若思想则导源於大众部的“现在有体”之因缘生法的基础。在大众部中即唱有“世出世法,悉为假名”的口号,据南传的《论事》一九·二(《南传大藏经》第五十八卷三六五页)的记载:制多山部(案达罗地方的大众部自由派)主张“空性含於行蕴”之说,此即是缘起空性的教理。 般若思想为大乘的先河,《般若经》出於南印案达罗地方,已为近世学者所公认。在现存的《小品般若经》卷四(《大正藏》八·五五五页上)中也说:“般若波罗蜜,当流布南方,从南方流布西方,从西方流布北方。”这已暗示了大乘佛教发展的路向,由南而西而北,生於南印而成熟於北印,西北印本为婆罗门的教区,所以流行梵文;为投合梵文环境,传来中国的大乘圣典,也均出於梵文本的翻译。 因此,大乘佛教,既是小乘佛教(大众部)的延伸,也是对於小乘佛教(特别是有部)的反抗,它使得被小乘佛教定型而几乎僵化了的佛法,重行回转到佛陀的本怀而复活起来。大乘佛教站在出类拔萃的立场,即以小乘(Hinaya-na)之名贬低部派佛教的地位。同样的,部派佛教特别是有部的学者,站在自以为是正统的根本佛教的立场,对新兴的大乘佛教,起而还击,唱出大乘非佛说、大乘是魔说的口号。到了无着的《大乘庄严经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又竭力为“大乘是佛说”而辩护。若从实际上说,双方均有理由,也可以说,双方均有一点偏激,因为小乘既由原始佛教而开出,也是大乘佛教的源头,未必全是自私自了的小乘;大乘既有原始教理的根据,纵非皆出於佛说,何至於即成为魔说!这一现象,若从其结果说,也都值得尊敬,倘不如此,新旧思想便分别不出,因其相反适相成。到了《法华经》中,大小三乘汇归一乘,便调和了大小之诤。大乘佛教的圆熟,得助於有部的思想基础者很多,有部对於唯识的成熟尤其有功。 发起大乘的人物及思想 大乘运动的骨干,无疑的,有两种人: (一)声闻僧团中的比丘们:大众部的比丘们,从来便是进步自由的,大天是其典型的代表,也可说是大乘佛教的先知先觉者。后来由大众部的案达罗派而影响到化地部、法藏部、经量部,终於开出大乘而化入於大乘之中。 (二)自由思想的在家信徒们:向来的上座僧团中,在家众依出家众而修学佛法。此时出现的大乘圣典,却多以在家菩萨为弘法的中心人物,例如《维摩经》、《胜经》,不仅僧俗平等,男女平等;乃至《维摩经》要将舍利弗作为声闻比丘的代表人物,大肆奚落,藉以嘲笑固执保守的比丘僧团。 这是说明思想的趋势,却不必即代表大乘佛教的全盘史实。大乘佛教固然摒斥小乘行者的保守风格,大乘佛教的圆成者及发扬者,从史实的考察而言,仍是出於比丘僧中的历代大师。 另外,我们已屡次说到的所谓时代思潮,也有两方面的因素: (一)佛教内部的相互激荡:部派与部派之间,乃至在同一部派之内的学者,也相互发明,彼此批判,这是为了法义之争,而构成的现象。旧思想在争持不下之时,往往即有新生一代的思想继之而起。 (二)外教及外来思想的攻错: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当佛教的气运压抑了婆罗门教及其他外道学派之际,也正是他们企图重整旗鼓之时。例如《大战诗》的《薄伽梵歌》,此时已成立;数论及胜论等的外道哲学,此时已完成了体系;新的婆罗门教维修奴派及湿婆派,已趋於隆盛。他们对於佛教的攻击是不容忽略的。佛教一旦遭受攻击,就会发现自身在人为方面的弱点,同时也发现了对方的优点,取长补短,或发挥所长、扬弃所短,乃是必然的结果。同时,我们已经说过,南印达罗维荼族的文化,北印来自希腊及波斯的文化,佛教也在容忍的精神下,在不违背佛陀本怀的原则下,容受了它们,融化了它们。经过数番的大开大合,大乘佛教便达於鼎盛。 部派时代的大乘学者 我们不能不说,初期大乘圣典的渐次结集而公布於世,乃是一代又一代的具有进步思想的无名学者,他们在默默中为了发扬佛的本怀而工作。直到龙树菩萨出世,集数百年无名大乘学者的工作成果於一身,予以搜集整理著述发扬,才确立了大乘佛教的地位。 但是,在龙树之前,至少已有了下列数人,确已具有大乘思想: (一)龙军:这就是弥兰陀王时代的那先比丘,从《那先比丘经》看,他虽是罗汉,所做的问答亦多为小乘的范围,可注意的,便是他以为佛对“去事、甫始、当来事”,“悉知之”。佛能悉知三世诸法,同时也主张佛的智慧能对人的“从心念至身知苦、乐、寒、温、、坚,从心念有所向,佛悉知,分别解之”。佛是全知者,佛智是无边的,这就含有大乘的先驱思想了。 (二)胁尊者:这是迦腻色迦王时代的人,也就是促成第四次结集的人物,但他已经接受了由南印传到北印的般若思想。所以他的学风,取直要而厌繁琐,与有部发智论系的学者颇有不同。同时他对《方广经》的解释,竟说:“此中般若,说名方广,专用大故。” (三)世友:这是第四结集中的重要人物,着有《异部宗轮论》及《界身足论》,他本是有部的小乘学者,但在真谛译的《部执异论》、玄奘译的《异部宗轮论》、玄奘著的《大唐西域记》,均称他是大乘菩萨。《大唐西域记》卷三(《大正藏》五一·八八六页下)也载有世友的自白:“我顾无学,其犹洟唾,志求佛果,不趋小径。”他对小乘的无学罗汉,也看同“唾”而不向往,他所求的乃是佛果,这便是不折不扣的大乘思想了。 (四)马鸣菩萨:马鸣(As、vaghos.a),《大正藏·史传部》有《马鸣菩萨传》一卷(《大正藏》五○·一八三-一八四页),是迦腻色迦王时代的人,传说他生於中印,本学婆罗门外道,长於音乐及诗歌,声誉卓着,后为胁尊者所论破而皈依佛教。马鸣的著作很多,现存於藏经中的有:1.《大乘起信论》一卷,真谛译。 2.《大宗地玄文本论》二十卷,真谛译。3.《尼乾子问无我义经》一卷,日称译。 4.《大庄严论经》十五卷,罗什译。5.《佛所行赞》五卷,昙无谶译。6.《十不善业道经》一卷,日称译。7.《事师法五十颂》一卷,日称译。8.《六趣轮回经》一卷,日称译。其他着作,未见汉译。 从以上八种马鸣的着书中看,仅一、二两书属大乘性质,馀均小乘境界,故近代学者如日人境野黄洋等,怀疑《大乘起信论》不是马鸣造,《大宗地玄文本论》亦疑非真谛译。甚至有人以为《大乘起信论》是中国人托名马鸣所造(如望月信亨、荻原云来等)。境野氏认为《大乘起信论》纵是马鸣造,也不是迦腻色迦王时的马鸣,而是龙树以后的人,乃是陈那与坚慧时代的学者,恐怕是世亲的弟子,这是从《大乘起信论》的思想上分析而知。 在龙树的《释摩诃衍论》,举出了六位马鸣:1.释尊同时的马鸣,出於《胜顶王经》。2.另一释尊同时的马鸣,出於《大乘本法经》。3.佛灭后百年顷出世的马鸣,出於《摩尼清净经》。4.佛灭后三百年顷出世的马鸣,出於《变化功德经》。5. 佛灭后六百年顷出世的马鸣,出於《摩诃摩耶经》。6.佛灭后八百年顷出世的马鸣,出於《常德三昧经》。其中的第五马鸣,便是迦腻色迦王时代的人,一般相信撰着《大乘起信论》等大小乘论的马鸣就是他。至於其中所称的佛灭后多少年,因为佛灭纪年的推定,有众多的异说,故此仅供参考,不必作为定论。 不论如何,迦腻色迦王时的北印,已有大乘教法的流行。胁尊者、世友,也都有了大乘的思想。生於中印的马鸣,既与胁尊者等亲近,当也不难受有大乘思想的感染启发。 西方净土 有人以为:从南印发展出的般若思想,是主智的大乘佛教;从北印(西域)开出的他力往生的净土思想,是主情的大乘佛教。据印顺法师说:“胁尊者信《般若经》,马鸣菩萨则与西方净土有关。《大悲经》谓北天竺国,尝(As、vaghos.a 即马鸣),作大乘学,生西方极乐世界。马鸣本信仰之热诚,赞佛之本生、史迹,有往生他方佛土之信念,颇与其个性合。”(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第十一章第四节) 又说:“若以经中暗示者解释之,《般若经》(之一分)可谓源於东方,如常啼菩萨求法之东行;大众见东方不动佛之国土。”“《大悲经》、《阿弥陀经》,明西方极乐,当为西方学者所集出。”(同上引书)其实,就印度佛教的大势而言,东南方可以互用,西北方也可以互用。 弥陀净土思想之发源於西方,可有两种因素: (一)原始佛教的开展:净土救济的思想,实在是从佛的本怀中流出。《杂阿含经》卷二二第五九二经(《大正藏》二·一五七页中-一五八页中)说,向佛走去一步,也有无量功德。《杂阿含经》卷三五第九八○经(《大正藏》二·二五四页中)及《增一阿含经》卷一四<高幢品>之一(《大正藏》二·六一五页上)说,念三宝可以除恐怖。《增一阿含经》卷二七<邪聚品>之七(《大正藏》二· 七○○页中)说,被迫供佛,也能六十劫不堕恶趣。到了《那先比丘经》卷下(《大正藏》三二·七一七页中),便进一步说:“人虽有本恶,一时念佛,用是故不入泥犁(即地狱)中,便得生天上。”由生天而知求生当来佛的兜率天;由本界佛的净土而知有他方佛的净土;由佛的《本生谭》而知有佛的本愿力。西方净土便是阿弥陀佛的本誓愿力所成。可见,释尊虽未在《阿含》圣典中说到弥陀净土,弥陀净土的思想,确系由释尊的本怀中流出。 (二)外来思想的激发:净土的他力救济,虽早存於原始圣典,但在未遇外缘的激发之先,尚不受人重视。一旦接触到来自希腊、波斯等北方民族的宗教信仰时,为了接引异教回入佛教,对异教的思想便不能不考虑其价值。他力救济的祈祷崇拜,乃是神教的通性,佛教不信有神,但佛的本愿力中,确含有他力救济的功能。所以那先比丘见了希腊的弥兰陀王,便说了念佛可以生天。到了马鸣菩萨时,弥陀净土的思想已经出现人间,弥陀圣典由口头传诵而被结集成为成文的经书时,便是西方净土的当机应化。弥陀净土之确有其事,与西方极乐之究在何方,应是两个问题。“生则定生,去则不去”,这是对西方之在何方的最好解答。 ---------------------------------------------------------------------------------------------------------------- 相关链接 印度佛教史(目录) 佛教基础读物 ---------------------------------------------------------------------------------------------------------------- 圣严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圣严法师佛教问答 圣严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圣严法师佛学视频在线播放及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