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菩萨乘(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菩萨乘(二)

 

  (二)事六度和理六度

  在大乘菩萨所修万行之中,六度是其中主要的修习法门。六度的原名是“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汉译是“到彼岸”。因修行者乘着大行之船,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安乐的彼岸。因此,六波罗蜜亦名“六度”。

  六波罗蜜第一是檀那波罗蜜,汉译“布施度”,是度悭贪的。二、是尸罗波罗蜜,汉译“持戒度”,是度毁犯的。三、羼提波罗蜜,汉译“忍辱度”,是度恚的。四、毗离耶波罗蜜,汉译“精进度”是度懈怠的。五、禅那波罗蜜,汉译“思维修度”,是度散乱的。第六、是般若波罗蜜,汉译“智慧度”,是度愚痴的。

  这六度分有“事六度”和“理六度”,亦即是“事修”和“理修”两种。什么叫做事修和理修呢?事修和理修是针对著相与不著相而言的。事修即是所作所为的善法皆念念在心,便是著相而修了,这样叫做“事修”。理修是指所作所为的善法,以“三轮体空”作观,不著于“人、我、法相”,是名为“理修”。

  这个“理修”也可以说是“真修”。因菩萨行者修此六度能以观照的功夫(三轮体空),能所俱遣(能观和所观都不执著)故,而达至波罗蜜之究竟境界;否则只能够称之为:“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法而已,不能称度,将来只不过是得到人天有漏的福报,不能达到涅彼岸了。

  三轮体空者,单就布施言之:能施者,所受者,以及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叫做三轮体空。此三轮体空,亦是因以“观照”的功夫,观到三者的“本性”的性质皆无所得,所以会达到三轮体空的无相之境,得到无限的功德。

  这六度皆是有“三轮”的,然修六度行者,应当要知道“三轮”原是空的,不著于法相,乃合于“般若”。因此,行者所修六度,不执着“人、我、法相”,才可算是波罗蜜,始能得到彼岸。这便是“理六度”了。如果执着“人、我、法相”而修,将来就一定只得到人天的福报,终是不能超出三界的。所以永嘉大师有一首《证道歌》说得好:“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这就是指执著“三轮”相修行而言的,属于“事六度”了,虽然有功德,能生天享福,但福尽势衰,犹如箭坠,还是要轮回生死的。

  三、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怎样叫做无量呢?无量是没有边际,也是没有人我的领域。当修习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甚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众生,不论亲冤,也不管是人类或其他的有情,都希望他们能够离苦得乐,同时得到无量的福报,所以名为无量(这里是说出世菩萨修四无量心;至于入世,也应分清大敌大我,大是大非)。解释如下:

  一、慈无量心: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世人往往只知自求快乐,而忽略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而且期望所有的人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快乐,并且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即是无量的“慈”,能给无量的众生快乐。

  二、悲无量心: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道自求解除痛苦,往往很少顾及到别人的痛苦,但这悲无量心则不同,只知救拔别人的痛苦,却忘记自己的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悲心似海的宏愿,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无量的“悲”,能拔无量众生之苦。

  三、喜无量心: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往往只为自己遇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见别人快乐而生起欢喜心的较少。某些人甚至还存有幸灾乐祸的心理,见人快乐,心里则闷闷不乐;见人受难,心里则暗暗欢喜。但修喜无量心的人,只要见到听到有人——不论是谁,能离开痛苦或得到快乐,都是满心欢喜。

  四、舍无量心:舍是舍掉分别执着的观念。为善虽可乐,但恐有人我冤亲的计别,故应舍弃。又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则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生,心不执着,正似一潭秋水如镜,月穿无痕,故称舍无量心。

  佛在世时,曾授提婆达多盐汤。当时提婆达多因好吃酥腻食物,头痛腹满,受大苦恼,不堪忍受,呻吟称念:“南无佛,南无佛!”那时佛在其住处禅定中,听到此音声,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所,手摩提婆达多头腹,授与盐汤,令其服饮,其病即得痊愈。后来,提婆达多叛佛害佛,佛不记冤而救之,以慈使其乐,以悲拔其苦,以其病痊而喜,不分冤亲而平等救治,这就是佛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佛所成就的四无量心,能大慈以众生之乐为乐,能大悲以众生之苦为苦,能大喜以众生离苦得乐而喜,能大舍心无执着,运心平等,普利众生。

----------------------------------------------------------------------------------------------------------------

更多宽见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菩萨乘(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一节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二节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三节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三节

 

后五篇文章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菩萨乘(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缘觉乘(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缘觉乘(

妙境法师:如何修习四念住

妙境法师:禅的名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