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简明中国禅宗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简明中国禅宗史

  “禅”,即梵语“禅那”之略,义译为“思惟修”,或译为“静虑”。禅是古印度宗教中通过打坐以使心专一境而不散乱之实践,常与“定”合称“禅定”。定,是梵语“三昧”之译,有心定止一境而无散动之义。禅定合称,意为安静而止息杂虑,此也是大乘佛教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之一。

  “禅学”,即佛教的禅观之学,是关于修禅定之学说。

  “禅宗”,亦称“佛心宗”、“达摩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佛教自汉传入中国而至隋唐,形成一最高潮,于此期间诞生了天台宗、三论宗、慈恩宗、律宗、贤首宗、密宗、禅宗等几个影响巨大之宗派。[1]禅宗以禅命名(此处所言乃是广义之“禅宗”,狭义之“禅宗”当仅指“南禅”而言),以菩提达摩为初祖,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该宗所依经典,先是《楞伽经》,后为《金刚经》等,《六祖坛经》是其代表作。一般认为,达摩是禅宗之开拓者,道信与弘忍对禅宗的建立有巨大贡献,慧能则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2]

  在禅宗创立之前,中国流行的仍然是印度禅法,太虚大师把它们归为四类(总称“依教修心禅”):安般禅:“安那般那”的简称,安那为出息,般那为入息,即呼吸,以安世高译《安般守意经》为代表;五门禅:修五停观,即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无我观,以鸠摩罗什译《坐禅三昧经》为代表;念佛禅:指为修习禅定而念佛,以慧远为代表;实相禅:依《般若》、《法华》修“空”观,以鸠摩罗什为代表。[3]以上四种禅法,要之皆是依据经典而修习,它们和后来倡导“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宗是有所区别的。中国禅宗之“禅”,与印度“禅”作为“定慧之通称”不同,明显地向“慧学”倾斜,且有否定坐禅之意味。

  中国禅宗史分期,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传入期(达摩)、成长期(从道信到慧能、神秀)、成熟期(五家分灯)、产果期(宋明理学、全真道教)、新弘期(近现代)。[4]达摩以《楞伽经》中“诸佛心为宗”的理论作为立宗的宗旨,并以师徒授受的方式传法慧可,慧可传僧璨,再传道信,道信以下有弘忍(据说法融也是道信弟子,开创了“牛头禅”),是为禅宗前五祖。弘忍之后有神秀“北禅”和慧能“南禅”之别。慧能在岭南,提倡“顿悟”法门,推重《金刚经》,不专主坐禅,这样就和墨守成规、信奉《楞伽》、主张“渐悟”的北方神秀一系恰恰相反,而逐渐形成南北两宗的对立。

  神秀“北禅”和慧能“南禅”之间的差别在于“顿悟”与“渐悟”的不同。所谓的“顿悟”,历来众说纷纭,当代著名的佛学家印顺法师认为,禅宗(即惠能)的“顿悟”是“直下顿悟”而不是“渐修顿悟”:“向来中国佛教界所称颂的证悟有二:一、道生的顿悟;二、禅宗的顿悟。道生与禅宗的顿悟是不同的:道生以为证悟到的真理是无差别的,不悟则已,一悟即圆满究竟。所以道生是主张顿悟成佛,也即是主张渐修顿悟的。在平时修集种种资粮,达到究竟时,一悟永悟,一了百了。众生流转生死至成佛的中间,都可说是在梦中,唯有佛才是大觉者。禅宗所说的顿悟,不是渐修顿悟,而是直下顿悟的。主张学者先求自悟本心——本来清净的佛性,一旦廓然大悟的,即参学事毕,也有以为从此应圆修万行。这两种顿悟论,相差极远。” [5]北禅的“渐悟”虽也讲顿悟,但主张运用种种方便,点滴融会,最后达到豁然大悟,也就是说,它是采取渐修的修行方法,渐悟的觉悟方式,是在渐修渐悟的基础上再跃入顿悟的。传说一日,五祖令众人各述一偈以传衣授法,上座神秀遂于壁廊书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闻之,谓此偈未见本性,遂请一童子代于壁间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6]南北禅法之差异于此两偈可以体会一二。

  其初,北禅因得统治阶级支持而大为兴盛,其后则渐渐衰败,后继无人,慧能一脉取而代之,终成中国禅宗唯一正宗之地位,且几为中国佛教之代名词。其后演化,有所谓“五家七宗”者,即云门、法眼、曹洞、临济、沩仰五宗(亦即“一花开五叶”者)与黄龙派、杨岐派两派(皆由临济宗分出)。其中曹洞、临济两宗独盛,是所谓“临天下,曹一角”。[7]

  一般而言,禅宗修行之过程大体上经历如下四个阶段:发心、悟解、行解相应和保任。[9]“发心”就是有追求解脱的最高理想;“悟解”就是明了佛教真谛;“行解相应”就是在佛教教理的指导下修行,解悟后还要使自身生命真正有所体悟;“保任”就是禅悟以后还要继续维持,巩固已有的修学成果。

  禅宗各派门庭施设不同,接引学人的方法也有所差异,形成不同的宗风。禅宗五家七宗之分别,要在于宗风之异同,而非宗旨或宗义之差别。就曹洞与临济而言:临济提出“四料简”(四种简别,所谓“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人”者,就其当体作用者而言,“境”则就其即物拈示者言,“夺”乃是除而不用之意。)等接引学人;曹洞则提出“五位君臣”说,从理事、体用关系上说明事理不二、体用无碍的道理(曹洞有四种五位,所谓“正偏五位”、“君臣五位”、“功勋五位”、“王子五位”等,正偏五位者,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兼中至、兼中到。“正”者,指体、理而言;“偏”者,指用、事而言;“兼”则指体用兼到、事理并行);曹洞丁零,临济势胜;曹洞究心地,临济战机锋。后人有“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临济禅形势逼人,不拘成规,新意迭出,影响最大;相比而言,曹洞禅则较为文静内敛,注重内在的自我规约,并且重视对不同系统、不同层次的文化进行继承整合。[10]

  禅宗自五家七宗以后,禅风有所改变,有“颂古”、“评唱” [11]等一类禅门偈颂行世。后有圆悟克勤弟子大慧宗杲(1089-1163年)提倡“看话禅”,主张专就一则祖师的话头,历久真参实究,以至最终开悟,深受士大夫们欢迎,因为有佛儒合流倾向,最后影响到宋明理学的形成。又有丹霞子淳弟子宏智正觉(1091-1157年)倡导“默照禅”(此“默”与“照”是一体无二的,前者为心之体,后者是其神照功能),主张兀兀坐定,不必期求大悟,唯以无所得、无所悟之态度来坐禅,因而被同时代之临济宗的大慧宗杲强烈抨击,贬称其禅法为“默照邪禅”、“无事禅”、“枯木死灰禅”。这两家禅学(前者为临济,后者为曹洞)流传甚为久远,一直影响着后来的禅宗发展。[12]

 
 
 
前五篇文章

皈依与学佛

鼓山禅对禅宗时弊的矫正

鼓山禅的净土观

三资粮的唯识解说

恭聆阿弥陀经要解心得

 

后五篇文章

马海燕《鼓山禅研究》之《明末清初的佛教与社会》

马海燕《鼓山禅研究》 之《鼓山元贤传》

密宗修行者的修行道场:坛城

明清佛教兴衰的缩影:以鼓山禅为例

萨迦派羌姆:融密宗仪轨与政治典礼于一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