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教伦理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价值——贺汉魂 |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节约型社会,应积极摄取宗教伦理的合理因素。佛教虽然是外来宗教,但历经两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佛教伦理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佛教的众生平等观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价值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却从狭隘的利己欲望出发,无视客观规律,肆意掠夺它们,其结果是招致自然的报复。人类狭隘的利己主义从人的主体类型可分为三大类,即狭隘的个人主义、民族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狭隘的利己主义把自我价值视为最高价值,实际表现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利用他人。狭隘的民族主义将本国的利益置于至上地位,以损害他国利益与全球利益来谋取本国本民族的发展。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才有价值,非人的一切只是供人类利用的工具,供人类开采、捕捉和加工的资源。人类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建设节约型社会,人类就必须来一次心灵的革命,实现三个层次的超越,即超越狭隘的利己主义,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 佛教伦理的众生平等观对这三种狭隘的利己主义有重要的纠偏作用。佛教伦理认为人与人是平等的,人的高低贵贱并不是由于人的出身,而是由于人的行为。出身卑贱的人一样能成为贤人。如《别译杂阿含经》卷第五中说:“不应问生处,宜问其所行,微木能生火,卑贱生贤达。”尽管佛教伦理的种姓平等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把佛教的影响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去。但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对印度的种姓制度有所触动,它启示人们在占有、使用资源方面要平等,启示人们要克服狭隘的利己主义与民族主义。生命对于所有的生命都是同样宝贵的,万物似乎有差别,但这种差别只是假象,本质上都是无常无我,自性本空。正因为众生平等,作为有思维,有理性的人类就应该普度众生,泛爱万物。佛教的这一思想得到了现代生态学家们的回响,现代生态学家认为每一种生命形式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因为自然权利是生物固有的,按生态规律存在并受人尊重的资格。佛教伦理这种所有生命均是平等的观点非常有利于克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形成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任何生物的生存均离不开非生物资源,因此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实际上又有利于保护非生物资源。 佛教伦理讲众生平等,自然要讲慈悲利他,这种思想更有利于促使人们采取实际行为保护资源。“慈”指使众生快乐,给他们幸福,“悲”指去除众生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广而为之指要对一切有生命之物慈悲,佛教的不杀生等戒规就具有这方面的含义。慈悲利他的观念后来成为佛教伦理思想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当今世界,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危机之所以如此严重,以佛教的众生平等观审视之,其原因恰恰就是人们缺少对万物的慈悲之心,缺少利他之心,对大自然的掠夺式开发和征服的结果,因此张扬佛教的慈悲利他思想对此有重要的纠弊作用。 二、佛教的和谐共生观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价值 和谐共生观是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与生物中心主义而言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强调人类要做自然界的主人。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导向则是以生态自然为中心,认为自然是主体或是与人平等的主体。这两种“中心论”都是以人类与自然界的对立为理论起点,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人与自然的双重遮蔽。与人类中心论与生物中心论不同,和谐共生论则从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人与自然历史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出发,指出人是在对象上确证了他自身,对象就是他创造出来的,所以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仍然是对象化了的他自身,至于他人,则是另一个自己。和谐共生论并不要求人们无所作为,消极地保持人与自然的共存和原始的和谐,而是要求人们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寻求人与自然在共同发展中的动态平衡。和谐共生论有利于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利于有效调控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及不同文明的关系。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就须摒弃“中心”与“边缘”之先见,完成“中心论”到“和谐共生论”范式转变。
佛教伦理认为整个人生和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小至微尘,大至宇宙,旁及一切生灵,包括人类都是多种原因、条件和合而生,因此一切事物都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任何事物都只有在整体中方可确定。佛教伦理认为诸法无常无我,任何东西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因此人们应破除对事物,包括对生命的执著,以“无我”的胸怀应对大千世界,打破人自身的优越感和在世界上的优先性,以求得解脱。佛教伦理还提出“全息”的思想,认为任何小的事物,都蕴含了宇宙的全部信息,个体和整体是完全融通的,佛教喻之为“芥子容须弥,毛孔收刹海”。佛教得出了“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古尊宿语录》卷九),人与自然万物互相融合的结论,提出正确处理生命体与环境间关系的“依正不二”,即依报与正报相统一的准则——依报指的是生存环境,正报指的是生命主体,“依正不二”即指生命主体与生存环境作为同一整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佛教伦理的和谐共生理论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特殊意义。其一、佛教的和谐共生观有助于人们克服“控制自然”的经济活动思维方式,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控制自然”的思维方式是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在“控制自然”的视野中,自然只是一堆无声客体的集合,是可以随时碎片化的东西。今天人类只有超越“控制自然”的传统观念,确认自然本身的内在价值,人与自然和谐才能真正实现。佛教伦理的和谐共生理论告诉我们,大自然有着与人类平等的价值,其他生物也有生存权,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彼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显然,佛教伦理的这些思想有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活动思维方式,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其二、佛教伦理的和谐共生观有助于我们克服“物质至上”的生产、消费观,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物质至上”的生产观将自然与人一分为二,向大自然穷追猛打,猛烈索取,在造成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加的同时却使人忘了其本真。“物质至上”的消费观认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追求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尤其是消费越来越多的高档物品和娱乐。而所谓的高档物品与娱乐必然要消费大量资源。“物质至上”的生产、消费观已使得现代人沉溺于物质的拥有,德性、情感乃至整个内心世界被严重轻视甚至“荒漠化”。人一旦陷入这种状态,非理性的欲望往往会自我放逐,将本能的冲动、享乐、实惠视为惟一的真实,从而在自己所造就的生存与心灵的炼狱中承受着煎熬同时又造成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对环境的严重损害,使社会成为吞噬自然资源的巨大“黑洞”。人类生产活动赖以建立与存在的基础的自然资源本身就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人类生产与消费活动必须遵循整体发展与天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原则,面对“物质至上”的生产、消费观创成的种种弊病,今天的人们以佛教伦理的和谐共生观进行深刻的反省的确很有必要。 三、佛教的人生观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价值 人们对资源的使用状况与其对资源存在状况的认知有很大关联,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基本问题是资源匮乏与人类需要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因为资源稀缺,人们自然要尽可能多占有,所以“资源稀缺”说是形成人与人,天与人对立关系,产生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实际上,自然资源就其存在与潜在的绝对性而言是无限的,真正有限的只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与维护自然资源的能力及改善与控制人类自身欲望的能力。所谓的资源稀缺问题实际上是有限能力的人们在饮食男女、金钱名利等欲望驱使并纵欲之下,对大自然大肆征伐,无休止索取,破坏大自然的内在构造与联系,破坏大自然生态之间的内在制衡,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趋向恶化的结果。今天的事实是人类在制造“稀缺”的同时又在制造“过剩”,首先是人类自身的过剩——人口过剩,接踵而来的便是生产资料过剩,消费资料过剩,金融资本过剩。人类不惜成本毁坏自然,又不惜成本地制造剩余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能力有限,但任其无知蔓延,任其欲望的泛滥,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就是提升人的能力并对人的欲望进行恰当的节制。 佛教伦理的人生观对我们认识资源浪费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启发意义。佛教认为,人生之所以“苦”与人总是为“烦恼”所缠绕有关。自己的贪欲不能满足,自然就生愤怒之心,对阻碍实现自己欲望的人或事不满或憎恨。人由于无知或无明而认为“有我”的结果。人类的资源稀缺说及其在其影响下的浪费资源行为的确与人类的“贪”、“瞋”、“痴”“三毒”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深察人生的佛教伦理人生观对我们认识资源浪费问题产生原因的重要现实意义。 佛教伦理认为应消除人的贪欲,佛教的“四谛”说都涉及了“贪”的问题,如“集谛”是指认识到造成痛苦的原因是爱欲或贪欲,“灭谛”是指认识到应当消除这爱欲或贪欲。佛教伦理认为必须克制或消除人的“瞋”,否则就不能摆脱轮回达到解脱。佛教伦理认为“三毒”之中以“痴”为根本,因而消除“痴”对“克己”具有重要的或根本性的意义。佛教伦理有很多关于如何克己的具体方法,直接论及较多的是所谓“三学”,即戒、定、慧。“戒”就是佛教的戒律或戒条,是信徒必须遵守的规则,佛教以此来约束信奉者的行为。“定”是一种克己的方法,主要是抑制自己的心作用、使身心安定,止息种种意念思虑,将精神集中于事物的实相之上。“慧”实际也包含着克己的内容,即克制自己的错误的或无知的观念,学习并达到佛教的特殊智慧。欲为万善之源,亦为万恶之源,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就必须节制人的欲望,今天纵欲的人们实在有必要认真体会佛教伦理这一深刻的教诲。佛教伦理的人生观还内含了通过提高人的能力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深刻思想。在佛教义理中,佛并不是造物主,而只是先知先觉者。佛教伦理并不是建立在一种外部的、至高无上的神圣命令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无救世主、非有神论的,以自身内在觉性为根本依据的自我拯救基础上。而且佛教还明确指出,由于无明污染、迷障深重,人的真性隐而不显,唯有靠智慧转迷成悟,去妄归真,方能开显本心真性,觉悟世界人生的真相,还世界以本来面目,同时也复归生命的本真境界。佛教伦理突出了依靠智慧究明自身,以获解脱的人生观是其鲜明特色,对今天的人们寻找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无疑颇有启益。 作者:贺汉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