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在纪念楚山绍琦诞辰600周年、能海上师诞辰120周年会议致词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 释永寿
  十月金秋,蓉城似锦,在刚刚开完花博会之际,我们又迎来了全国各地的尊贵客人,这给已经举办近一个月的成都佛教文化节增添了新的光彩,也为即将闭幕的文化节,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川佛教是中国佛教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芭。其特点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系都在境内流传。一千多年来,这两系佛教在西蜀大地同时并进,各系僧人和佛教徒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取得了进步,同时也丰富了四川佛教的内涵,加强了民族团结,并把四川的佛教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度。
  四川佛教对中国佛教最大的贡献是出现了多位有影响的高僧。这些高僧都是行解双优,富有创造力,对中国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伟人。两个月前,我们在四川什邡召开了纪念马祖道一的会议。马祖和尚就是我国禅宗史上的巨匠。唐代禅宗在马祖的引领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走出了一条佛教与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为佛教的中国化做出了典范。宋代的雪窦重显禅师和圆悟克勤禅禅师也是中国佛教改变风气的领袖。重显禅师创制《颂古百则》,评唱禅门公案,阐明禅门玄旨,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重显付法弟子150余人,中兴了云门宗。克勤禅师创作了《碧岩录》,解释公案,使公案意思更加明显,便于人们的理解,扩大了禅宗的影响,将重显开创的文字禅的风气引向深入。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讨论的楚山绍琦禅师,则是明代禅宗的又一大师。楚山绍琦出生于西蜀唐安,求法于东普安岳无际明悟,之后又广游各地,寻师觅道,获证境界之后,回到了四川,致力于推广“心性禅”法门。绍琦是一位有全国性影响的高僧,他当机说法,禅髓随现,诗书俱佳,语录传世,因此受到了各地佛教徒的尊奉,生前从其直接得法的弟子有200余人,这些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将绍琦的“心性禅”法门传向了四面八方。由于绍琦对佛教的贡献,他得到了朝廷的敕赐,受到高官贵族的礼敬。四川的佛教也因绍琦大师的住世,发生了巨变,禅宗的影响进一步增大。同时也为佛教与社会相适应,做了有益的尝试,绍琦大师的行迹,无不说明他是一位人间佛教的践行者,为我们今天怎样走人间佛教的道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名山出名寺,名寺出高僧,地处成都的龙泉山是一座风景秀美的名山,山中的石经寺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至今寺内还有唐代的银杏树和后周的罗汉松,枝叶繁茂。石经寺因其特有的幽静吸引了致力于清修的僧人。楚山绍琦大师回四川之后,将石经寺定为终老居住的寺院,并在此圆寂,石经寺扬名于天下。绍琦大师的肉身至今仍存寺里,历经600余年不腐,这是佛教史上的一个奇迹。
  近现代以来,石经寺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接纳了能海上师。能海上师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僧人,他一生都在致力于沟通汉藏两系佛教文化的工作,促进民族团结,为此他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生命。现在,石经寺在能海上师的法孙素慧方丈的领导下,走上了新的道路。
  这次石经寺出面组织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集中讨论楚山绍琦和能海上师的佛学思想,评价他们对佛教的贡献,这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通过这次研讨活动,将两位法师的历史生平和思想特点深入地挖掘出来,对四川的佛教,乃至全国的佛教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今天中国的佛教已经走上了黄金的时代。全国各地佛教徒充分了享受党中央和我国政府实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带来的好处。佛教徒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更加自觉地走爱国爱教的道路,坚定不移地接受党和政府的领导,执行国家颁布的宗教管理条例。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曾经指出:“为社会服务,是我们佛教徒的天职。我们的口号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我们提倡‘人间佛教’”。最近在海南召开的两岸三地佛教圆桌会议通过的《三亚共识》强调:“面对严峻形势,用佛教慈悲、智慧、和合的理念提升人类的精神道德,净化人类的心灵世界,不但对化解各类矛盾、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作用,也为佛教慈悲、智能、和合理念的大力弘扬,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人间佛教已经成为未来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方向。重温楚山绍琦禅师和能海上师的贡献,为我们继续走人间佛教道路提供了有用的资粮。我相信,通过这次学术讨论会,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对促进四川佛教的发展,提高四川佛教研究的水平起到应有的作用。

 
 
 
前五篇文章

无际禅师与楚山绍琦史迹考索

绍琦禅师生平考

楚山紹琦禅师事迹考略

楚山绍琦禅师的生平事迹

楚山绍琦禅师生平索疑

 

后五篇文章

石经寺临济始祖楚山绍琦年谱

楞伽禅以外的其他禅法

稳坐匡庐 专修净业——德清与法云寺

禅宗与天台宗之关系

提升天台山万年禅寺影响力的思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