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尊重上座部佛教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尊重上座部佛教

  蔡惠明

  以上海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和静安寺 方丈真禅法师为团长(笔者任秘书长)的上 海佛教协会赴滇参观团一行11人于1月8日 至1月20日访问云南。在云南省党政领导的 关怀和各级佛协的支持下取得参访圆满成 功。参观团除参拜昆明名利圆通寺、筇竹 幸、华亭寺等并与云南省佛协举行座谈外, 还专程去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 治州学习,促进了民族佛教徒之间的团结和 了解,受到热烈欢迎。西双版纳地区傣族, 布朗族等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属巴利语经 系。它和北传的小乘佛教在教义、学说上都 有不同的发辰而各具特色。我国汉文大藏经 中关于北传小乘的经、律、论三藏都有比较 鼠备的译本。东晋高僧法显曾到古师子国 (今斯里兰卡)抄写经律,但所携回的《杂 阿合经》原本是否为巴利语已无法查考。南 齐永明七年(489)译出的<善见律毗婆沙, 和果天监十四年(515)译成的《解脱道论》 则出于南传。汉地南山律宗奉行法藏部《四 分律,也和南传同一系统。律宗解释律义常 引《善见律毗婆沙》,可见在戒律上讲,南北 侍属同一源流。又我国比丘尼最初得戒也是 由师子国比丘尼铁萨罗等前来传授,说明南 传上座部佛教与我国往来历史悠久,渊源甚 深。在教义方面也有很多共同的内容。如南 传三藏中《小部》的《本行藏》就是集录各种波 罗密行的事迹,承认佛道与声闻不共,为大 乘理论的先河。尤其大乘佛教主张“心性本 净,为客尘染”的思想与南天竺——乘宗的 初期禅宗根本思想“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 故”异曲同工,如出一辙。近代学者研究认 为,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壁观禅法,可 能与南传定学从地遍处入手应用地色曼茶有 关。总之,大乘不离小乘,南传巴利语系佛 教与汉传大乘佛教有着深厚错综的关系。有 些人往往眨低小乘,主张褒大抑小,对南传 上座部佛教持有偏见,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我们从参观学习中认识到一切佛法原是适应 众生的佛法,法法平等,重在契机。不论南 传或北传,都是释迦牟尼佛教诲下形成的, 应当互相尊重,各宗升弘,取长补短,共同 提高。何况中国佛教由三大经系——汉语经 系、藏语经系、傣语经言组成,都各有特 色,不能厚此薄彼,执一非余。

  傣文大藏经有三种不同的方言文字写刻本,就是西双版纳傣文(傣仂文)、德宏傣文(傣哪文)和傣绷文,其内容和其他文字的巴利语系大藏经基本一致,也分经、律,论三藏和藏外四大部类,用三种不同的傣文字母音译巴利语原曲。经藏收入南传五部尼柯邪——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四《阿含经,和小部。其中相应部和增支部收入各经有很多未曾译出,但其他经籍都有译本。小部经是一部由各种不同性质篇目汇集起来的经集,经文内容较短,共有十五种,最为人们熟悉的佛教文学作品《本生经》就是其中的一种。收有647个佛陀本生故事,最后一个本生故亨《维先多罗本生经,在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中更为人们所崇奉和喜爱,对于佛事活动、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一般人把它视作宗教规范来遵循。这个仅有十三个章节115首偈颂的本生故事,被编译为详略不同的三种贝叶本,按照西双版纳佛教传统的习惯,每年都要在佛诞日讽诵这部经,大本三天诵完,中本二天诵完,小本一天诵完。不少傣族、布朗族民间歌手还把本生故事中的一些章节,改编成“赞哈”(民歌)来演唱,娓娓动听,传遍山谷。

  律藏分为五个部份,就是波罗夷品(比丘戒本)、波逸提品(比丘尼戒本)、大品(包括有关佛传、雨安居、医药,僧服等十,章)、小品(包括羯磨、减净、生卧具、仪法、佛典结集等十二章)、附录(比丘戒、比丘尼戒解说及大、小品的注释)。

  论藏共收七部作品:《法集论》、《界论》、《人设施论》、《双论》、《应趣论)、《诲事》、《摄阿毗达义论》。

  藏外:属南传佛教藏外部份的傣文不 全,如佛音、法护、佛授等未见有傣文译 本,只有《弥兰陀问经》、《岛史》、《大史》、 《小史》和《清净道论》。

  西双版纳的南传三藏,除音译的巴利语 典籍外,一般重要的经典都有傣文的译本和 注释。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傣族、布朗族 历代高僧、学者的著述,范围十分广泛,涉 及天文、历算、医药、历史、语言、诗歌、 民间传说、佛经故事等,都被视为佛典在信 众中流传,别具一格。傣文经句有贝叶刻写 本和皮纸写本两类。纸写本又分为摺装本和 书写本两种式样。傣文大藏经流传地区,以 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书写的经卷流通面 较广,傣绷文经卷则只在耿马的劫定和勋连 一带流通。

  据史料记载,上座部佛教约在七世纪中 叶由缅甸与泰国北部传入西双版纳。最初未 立塔寺,也没有建立正规的僧团,经典也只 口传心受。约在十一世纪前后,因战事波 及,人员逃散,佛教也随之销声匿迹。战事 平息后,佛教由泰国勐润经缅甸景栋传入西 双版纳,接着又传入泰润文书写的佛经,这 就是现在傣族地区流行的润派佛教。另外,还 有缅甸摆庄派佛教传入德宏州等地。南宋景 炎二年(1227)经文创制后开始刻写贝叶经 文。明隆庆三年(1569),缅甸洞吾王朝金 莲公主下嫁第十九代召片领应勐,缅甸国 王派遣僧团携带三藏典籍及佛像随来传教, 先在景洪地区兴建大批佛寺、佛塔,·后缅僧 又将佛教传到德宏、耿马、勐连等地,逐渐 形成四级佛寺制度:一、最高级设在召片领 所在地——景帕拄,称拉扎坦大总寺,它是 统领全西双版纳的总佛寺;二、在大总寺下 设12个版纳拉扎坦总寺和36个勐总寺,代表 总寺管理佛寺;三、由四座以上村寨佛寺联 合组成的中心佛寺——布萨堂佛寺; 四、最 基层一级为村寨佛寺。另有拉扎坦大总寺直 豁的台片领府内的“内佛寺”。由于佛教与政 治结合,上座部佛教在西双版纳得到进一步 巩固和发展。

  我们在西双版纳先后参观了勐遮曼吕佛寺、景真八角亭佛寺、勐海曼真佛寺,景洪曼阁佛寺、勐罕曼听佛寺等,看到佛寺的建筑一般由大殿、僧寮和鼓房三个主要部份组成。中心佛寺都设有戒堂(布萨堂)和藏经阁,部份较大的佛寺建有舍利塔——南传佛教白塔(塔群由中心塔和周围小塔组成,洁白的塔身,金色的塔尖,宛如玉笋破土而出,砖石结构,在景洪曼阁佛寺,勐罕曼听佛寺都有白塔)。有些舍利塔由几个村寨合建共管,并不单独属于——个沸寺。大殿的前面或山门两旁建有供奉寺神和方位神的小龛,这是西双版纳佛寺的一个特点。不论是佛教仪式或群众信仰典礼的举行,都和本民族的原始宗教的神祗崇拜有联系,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甚至还渗入印度婆罗门教的一些繁琐的祭神仪,当我们询问时,比丘们微笑不答,两手一摆表示说不清楚。 \

  大殿为主要佛亨活动场所,它和所有上座部佛教一样,只供释迦牟尼佛塑像一尊,没有其他菩萨像。两边墙上和列柱间则饰有佛传的八相或十二相成道、佛陀本生故事壁画。这些具有优美的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用笔质朴,线条流畅,人物画得棚棚如生,呼之欲出。大殿前用瓷砖或大理石彻成地坪,上覆地毯,必须脱鞋进入。礼拜作半跪式顶礼,诵经匍匐在地。与汉地佛寺不同的是,西双版纳佛寺、佛塔建筑没有碑铭之类,刻记建寺、建塔年代,因此佛寺、佛塔的历史无从查考。信众送寺供养的佛像常刻有供养人姓名、遗像年代。如保存在曼广佛寺的一尊小型佛像刻有傣历959年(159r)字样,据推算约在第十九代召片领刀应勐执政末期,可能是缅甸金莲公主下嫁时所造。

  西双版纳信仰佛教的民族,迄今仍沿袭古老的习俗: 男孩在十岁左右由父母或亲属证送入佛寺披剃出家。在曼吕佛寺和曼真佛寺,我们就见到一群身披黄色僧袍的小沙弥,最小的还只七罗,天真无邪,追逐游玩。寺内附设小学为他们上课。出家为僧的时间不限,可长可短,但不得少于一个雨安居(三个月)。一般在成年18—20罗之间离寺,不愿离寺的可留下继续学习,争取升为比丘,但真正在寺终生为僧的不多,因此一般僧人的佛学水平比较低,僧纪也较松弛。特别是十年动乱,佛寺受到冲击,又由于社会上种种因素影响,许多青少年入寺仅是随从宦启卓排.左寺内乎基础教育.很少树立为佛教献身的梢神。我们在参访中,接待的都是而立之年的青年比丘,来曾碰到年长的善知识。急切希望西双版纳州佛教协会注意解决青黄不接问题,为佛教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队伍。

  以上只是对西双版纳上座部佛教粗浅的了解,可说有了良好的开端,有待今后经常联系,更进一步交流。中国佛教协会决定派遣四名学僧到上座部佛教国家学习,西双版纳佛教协会表示希望派学僧到上海佛学院深造,这对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南北传佛教交流,都有重要意义。各民族佛教徒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应当互相尊重, 团结一致,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共作贡献。汉地大乘佛教信众更要在爱国爱教的旗帜下,与各族佛教徒团结,尊重上座部佛教,实现“爱国一家”的目标。据西双版纳佛协提供资料,到1989年底止,全州已恢复佛寺503所、白塔e8座、在寺>匕丘5126人,上学沙弥1642人,这是令人鼓舞的。

  愿西双版纳上座部佛教光芒万丈,鹏程万里!

 
 
 
前五篇文章

沟通世间与佛法——朴老往生五周年祭

二月十九观音会一观音圣诞

三十三观音

论印光大师评会集本——谨以此文纪念印光大师生西六十周年

一行禅师对五戒善巧的解释

 

后五篇文章

西双版纳的上座部佛教

禅门不可欺 (3)

禅门不可欺 (2)

禅门不可欺 (1)

禅经的最初译者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