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沈家桢著:《金刚经》的研究(5)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吾辈若想从《金刚经》或其他经典里得到真正佛法的好处,最重要的就是尽可能地将心空掉,并降低我见与我相。当然,我见及我相之降低并非易处,因我们自小即有强烈的我的观念。然可转念渐进修持,即先扩大心量,常常把自己的心放在别人身上,多替他人著想。用爱子女的心去爱他人,如此自然而然我见就会减少。诸位不用著急,在《佛藏经》里,释迦牟尼说他曾做了多世的转轮圣王,修了很多功德与福德,虽遇到很多佛,但无一佛替他授记为佛,因彼时其仍有“我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的念头。直至然灯佛时,其我相已除,本性显露,明了无法可得,也无法可说,因而获授记为佛。故知我相我见是臻至圆满成佛之障。
  人若能改变习气,即可实际破除我相,而非妄想般地祇想以少用我字而得之。试举丁太太之例以阐之。有一以骂先生出名的丁太太,曾至纽约大觉寺听我讲《金刚经》,当时我说:“若人常生嗔恨骂人,此人即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她觉得很受用。三周后,她万分高兴地对我说:“我先生非常诧异,竟然有三周之久没有挨骂。”习气无论好坏(诸如抽烟、喝酒、赌博、看电视、将佛经输入电脑等),依《金刚经》的道理来说,全是著我相。人若有我相,就很难进步。佛法的法门,无论是显教、密教、禅宗或净土宗,均无高下之分,若能顺应众生根器、福德与因缘,觅得契机之法,一门深入,成佛自是迟早之事。千万切记莫恣意批评别人,能少批评别人,亦是一减少我见的实修法门。
  诸位在演讲开始前所看的介绍庄严寺幻灯片中的那尊样子看起来很自在的唐朝古观音,有一特殊来历,兹简述如下:
  约于六十五、六年前,有一丹麦人拿了一破碎佛像(头与身分家,没手也没眼),到一个二十九岁初出茅芦的美国雕刻家处,请其估价修复。因其学西方艺术,自忖无能修理此东方艺术品,故去电丹麦人请其取回。然电话多次都没人接,按址去找,竟然查无此公司。于是便将之置于阁楼。如此一搁六十二年,丹麦人始终不曾出现。Mr.Rudin也由二十九岁的年轻人变成九十二岁的白皤老叟,阤听说离他家三十分钟车程处,有一批东方人在造一尊大佛,便偕其八十七岁太太一起至庄严寺。当时庄严寺的大佛头部甫竣工,正好是卸下石膏打光的第五天,他以艺术家角度去观赏佛像脸部表情后,非常赞叹,谓为神乎其技。即来找我,说他有一东方艺术品,愿以其所花费修复古观音鼻子的材料费二、三百元卖给我。当时曾以美国佛教会名义寄一正式收购函给他,然始终未获回音。直至三个月后,其妻前来告知Wr.Rudin已于月前过世。临终时交代将此由他保管了六十二年之东方佛像捐赠给庄严寺。此佛像后由Washington D.C. Smith Sonian Institute鉴定为一千多年之珍贵古佛像,约造于中国长安、洛阳一带。
  从古观音殊胜来历的故事中,我体会到两点很重要的佛理,特此供养诸位。其一,凡事均为因缘和合而生,若逢不如意时,就要忍耐。你想观世音菩萨都可等六十二年,为何我不能忍耐呢?因缘之微妙不可思议,可由此唐朝古观音之获而得知。倘若当年丹麦人找的是一位四、五十岁已成名之艺术家,依其技艺必能修复此佛像并转售给博物馆收藏。如果不然,将它束之高阁,俟庄严寺兴建时,其必已是百岁人瑞,根本来不了庄严寺。又Mr.Rudin当年仅有二十九岁,大有可能再去进修东方艺术,为何他始终没有行动,而只是将它束之高阁,等待有缘去处?又Mr.Rudin出现于庄严寺的时机,正好是在大佛造好之后。若是早来了,佛像尚未拆除石模,他就不可能心生欢喜而来接洽。再者,替古观音修复的陈长庚教授,如果不来美探亲,或是没有发生“六四”事件,就不会滞留美国来替庄严寺修造佛像。而古观音自古以来历经多少战争灾难破坏,由中国辗转至欧洲复至美国,终极又回归于中国人之手,替它修复,并供奉于中国人的庙里,受多人亲近礼拜。
  由上可知,所有的缘都是何等巧妙,万缘必须配合。
  第二点体认是,不如意的事往往是好事的开端。《金刚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故,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为人经贱,广义地说即为一切不如意事,包括被人批评、中伤、生病、破财、辱骂(如丁先生挨丁太太骂)等等。而今世会逢此逆境,泰半先世种有许多恶因,于今世成熟。遭逢此境时,要受持《金刚经》的道理,把握这难得消除恶业的机会(如《华严经》云;“将善恶业境界作稀有观”。),不要去怪罪别人,反而要心存感激其替你消业,千万不要怨嗔相对,否则他没功德,你也种了恶因。我们念《金刚经》,如能将之运用在日常生活上,一定会得大利益的。
  演讲至此,沈博士预留时间,让听得津津有味的听众自由发问,场面踊跃,感谢沈博士不忍台湾佛子们求法若渴之心,慈悲地一一解惑,特此将问答摘述如下:
  问:《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沈博士在所著《金刚经的研究》一书内提及“铲除与建立”,是否可详加说明之?
  答:《金刚经》里的这二句话,相当重要。人所想到、看到与听到的相,都不是真确实有的。假如我是色盲,则你我所见东西之颜色必是不同,反之亦然。究竟是你对还是我对?非常难说。眼睛仅是工具,会改变的(会老、会花、需戴眼镜)。而人眼有好坏之别,较之于狗,又下如之。再与鹰比,更加不如。故我们的肉眼,实在靠不住。同理推演,我们的耳朵、鼻子、脑筋等等,也是如此不可靠,但人往往将之当为实有,若失去,即生烦恼,得到则高兴无比。而此烦恼与喜悦全是经由不正确的感官思想所生,我们生而为人,当然不可能不用眼睛,建议不妨先将此道理放在心上,遭逢顺境或逆境时再静思之,或许会因而心宽。例如内人往生时,我觉得仿彿失去一无价宝,于是告诉自己,世间一切事物仅是“虚妄非为实有”,犹若《金刚经》内云“如梦如幻,”。今日的演讲会亦是如此,纵使不是梦,也是“如露如电”,三十分钟后,就人去厅空了。再进一步想,诸位坻入此会场时,与现在情形是不一样的。因每个人分秒都在改变,是故世间无恒常不变之事。人应活得轻松自在,勿为境转而生烦恼。烦恼与忧虑令人伤身,希望诸位多加保重,透透彻彻地去观你所拥有的人事物,悉为非实有,若能不受外境干扰,如此本性即可缓现。再以自身为例,若能心空则见诸相非相。我因心空,本性显露,故能看见《金刚经》本,而发出宏愿(不是三年或五年,而是没有时间之限,是生生世世),每天持诵《金刚经》。希望大家都能发大心发大愿,少嗔少取少批评,甚至少骂孩子等,如此心胸才能愈来愈开阔。
  问:您说“心空才能有所接受”,而要如何才能达到心空的境界?
  答:所谓心空,就是任何时候都是三摩地,也就是本性都在大定之中,这是成佛境界,我们凡夫很难臻至,但可以慢慢地尽量将心空出,减少我相,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想到佛与众生平等,尽力助人,如此心自然而然为之而宽。心空了,本身的智慧即可彰显出来。
  问:持诵《金刚经》是否应该吃斋?
  答:吃斋若为自身健康故,则与《金刚经》无关。持诵《金刚经》,悲心会愈来愈大,自然不想杀生,因了知所有众生与我无二无别。除却不杀生外,也应珍惜福报,不要随意浪费可用物资。
  问:何谓“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答: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系梵文音译。阿耨多罗是无上之意,三是正,藐为等(平等),菩提为觉(智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唯佛能达无上正等正觉,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希望学佛成佛之心。
  问:《金刚经》中有许多四句偈,其中沈博士觉得最受用的是什么?
  答:个人觉得句句都受用,但看个人根器。只要能与之相应,即可得到好随,一如六祖惠能大师之听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大彻大悟了。
  问:沈博士修习《金刚经》这么多年,感应必多,是否可叙述些以激励大家去修持《金刚经》?
  答:诸如前言,古观音像历经六十二载,辗转由中国至丹麦到美国纽约庄严寺,以及庄严寺之兴建,均为不可思议的感应。
  问:唐朝德山禅师毕生研究《金刚经》,并著有其研究心得《青龙书钞》,为何会不了解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道理?他到底应用什么心去吃那卖点心老太婆的点心?
  答:现在心、未来心与过去心全是妄心,非清净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事实上,过去心已灭,现在心不停,未来心未生,所以根本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心,也就是无心可得,若有心可得,就非大德。只要德山禅师本性显露,即可了解。
  问:《金刚经》中有许多三联句“佛说……即非……是名……”若懂得三联句的意思,对《金刚经》大概就能了解,烦请沈博士举例说明,让大家开悟一下。
  答: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譬如有人叫我沈家桢,有的人又称为C.T.Shen,有的人说我是八十三岁的人,又有人说我是六十岁,实际上都不是,因为这是在本性里今逢此因缘所显现之相。事实上,无论东西大如世界或小若微尘都是虚妄,绝对没有此物。只因我们眼睛看到这些东西,为方便称呼故,给予名字,而这些名称都是人给的。此即经上所云“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等等许多三联句之义。人生并不长久,应珍惜做人的时间,充分利用,少有分别心,广结善缘,尽力助人,培养悲心,自然而然会走上善途。
  问:请解释什么样的人是有非法相的众生?如何度他入佛门?
  答:《金刚经》内有法相非法相一说。非法相实际上即是空相。有些人觉得什么都是空,故很消极,不信因果,胡作非为,此即非法。而度之并无定法,需下功夫去了解其环境、背景、善巧方便,慢慢引入佛门。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
  问:波罗蜜,唐译到彼岸。此岸系相对时空,即生死轮回。彼岸系绝对时空,即真知佛性。从相对时空超越绝对时空之境界如何?
  答:因个人仍在此岸,故难以回答此一问题。实际上,此岸彼岸都是人相对的观念。若到了对岸,就无所谓此岸彼岸。故《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若已上岸,船桨及划船方法就用不上了。所谓相对时空,我们现所处的即是,人因受眼睛、耳朵等种种感觉的限制,只能体会到时间、空间等四度空间,因而有种种痛苦与烦恼。实际上并非如此。《华严经》上,佛在成佛后,已感到宇宙有多重空间。倘发问的大德想研究相对时空与绝对时空等问题,可去研究现代物理学。
  问:鄙人未念过《金刚经》,但听完沈博士的开示咯有感触。《金刚经》的菁华,似乎是让人修持,去除“我相”,但执意去除我相,这种修持法就已著了相。听沈博士讲到佛陀,对于“去我”都相当不易,更遑论常人如我等,是否因缘未到,难达“无我”之境,只有平日修行得法,因缘成熟了,才有可能修到“无我”之境?
  答:能有此问即非凡夫。实际上,成佛并非易事,不可一蹴可几,成佛虽是我相,但却是方向。不用怕难,只要常常保有佛心,尽力而为,我相即可减低,朝此方向去努力,成佛自是指日可待。
  (三十六)《金刚经》的日用
  一九九五年五月在台湾四次讲演纪要
  我觉得各位的福报实在很大,了不起!今天下午我去了一个地方,回来的感觉就像《金刚经》上面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为什么会这样讲呢?因为今天下午去的地方,把我带回一千多年前,看到唐、宋时代的许多佛菩萨像。我看到这许多佛菩萨像,就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庄严美丽,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感动,又像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大陆。今天非常高兴,跟各位介绍这个地方,不晓得各位去过没有?那就是善导寺。善导寺上面有一所佛教美术馆,里面有许多佛教的宝物,都是很难看得到的,希望大家去看一看,结个善缘。
  我们再想一想,各位!台湾的同胞,你们的福报真是不错。这三、四十年来,一直都是很不错的经济繁荣盛世,这并不容易,中国人有三、四十年平安富裕的历史记录并不多,老是一会儿战争,一会儿灾荒。这一次我来台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纽约庄严寺的大佛已经造成,大殿重要工程部分已经发包出去,预计今年可以殿架造成,内部的布置明年可以完工,暂定后年开光,那是一九九七年的春天。刚才庄南田董事长,他也是美国佛教会的董事,欢迎、建议各位,大家一同去参加开光,那真是太好了,实在令人高兴!
  我在美国四十七年,在这四十七年里面,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人对中国人态度的改变。记得到美国大概两年的时候,有一天在路上,有一位道地的美国人跑来招呼我,说:“Hello!Mister,Where is your restaurant?”译成中文,是说:“喂!先生!你的餐馆在什么地方?”那一个年代的中国人,在美国最普通的行业是洗衣店、小铺子、餐馆。餐馆已经是最大的,所以他还算看得起我。后来台湾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台湾的子女到美国去念硕士、博士的越来越多,学成之后大部分留在美国工作,因此在我到美国后来的二十几年间,大公司及大学里面,台湾的子弟都是一批一批的增加,情形有很显著的改变。
  大概是我到美国二十多年左右,也有一天,有一位美国人招呼我:“Doctor!Which college are you teaching?”中文的意思是:“博士先生!你在那一所大学教书?”各位可以看得出来,从“Hello!Mr.”到“Dr.”的区别。美国人是很讲究实际的,道地的美国人还有很浓厚的开发西部那个时代的遗风,所以他们很尊重卖力,你要是有真实的力量,他就尊重你。从Mr.变到Dr.,就表示也们对中国人的观念在改变。也因此后来我参加佛教工作之后,觉得我们在美国,希望美国人受到佛法的好处,得到佛法的智慧,并下单单是口头上、文字上宣传佛教所能达得到的,一定要使他们生起尊敬心及恭敬心。
  所以在美国至少要有几个地方的寺庙,可以和他们已经有的大教堂媲美。如果都是小庙宇,他们生不起尊敬心,生不起兴趣,就不容易吸引他们,使也们领略佛法的好处。这也是我们美国佛教会会长敏智者法师说“我们要建一尊大佛,造一所规模很庄严的寺院”的本意,他提出了“万佛绕毗卢”大佛殿的口号,董事会议决要我承担这个责任,我就接受下来,四年来一直在为这件任命而忙。
  那时候我们有这么一个构想,四年了,今天大佛已经造好,大佛殿也不久就可完成,这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台湾同胞的贡献,所以,这次我主要的任务是奉命来向出钱出力帮庄严寺兴建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而我个人,也要对台湾所有的同胞表示感恩、敬仰,因为没有你们大家的努力,美国人不会把我从Mr.提升到Dr.这都是你们共同努力,使得他们看得起中国人。从佛法的观点来讲,各位的福报非常之好,非常之大,应该好好的珍阶这种福报。
  《金刚经》里面有一段意义深长的经文: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各位,“受”的意思,就是说相信。《金刚经》所讲的,把它接受下来,没有疑惑;“持”是持久不变,“读”是细心阅读:“诵”是一心的念诵。
  “若为人轻贱”是说,倘若碰到不如意的事,譬如有人恶意的批评你、骂你,甚至于背后说你坏话,会令你生烦恼;也包括自己或家人生病、破财、遇盗等等都在内。这个人因为他过去世的严重恶业,本来应堕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的,现在因为受持读诵《金刚经》,能够接受被人轻贱等不如意事,不但不起烦恼,也不怨恨而造新的恶因,他先世的罪业竟能消灭。
  一个人挺要紧的是业障能够消去,就是过去恶的因不要使它成熟,而善的好因使它早点成熟,这是我们做人的可以做得到的一个巧妙办法。受持读诵《金刚经》不但能够消除过去的恶业,还能开佛知见,增你智慧,因此走上菩提大道,所以说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段最主要的就是怎么样能够识得业障?各位要晓得你们现在能坐在此地,过去世不晓得已种过多少好因,做过多少好事,今天才能够来此地,就是这么简单!你想想看,台湾现在有两千多万人,此刻是下午六点一刻,也许有的人在赌场里面,也许有的人在吵架,也许有的人在电影院里面,也许有的人在打牌,有的人也许原本想来参加,临时什么事发生了,竟不能来。时间就是这样浪费掉,而你们在此地,现在大家聚在一起研讨佛法,这个并不容易,这要很大的福报,仔细想一想,这个福报不但要珍惜,而且要想办法培养这种福报。
  怎样叫培养这种福报呢?就是要把恶的因使它不要成熟。因为我们能够有今天生而为人,而且现在在宝岛台湾,一定过去世种了许多善的因,可是也免不了有恶因的种子种在那边。我想没有人敢担保说从前没有做过不好的事情,所以唯一的办法是要使恶的因慢慢成熟或者不会成熟。各位都晓得世间的一切都是随因缘而演变。一个因好像一颗种子,一朵花的一颗种子本身不会马上变花,一定要得到适当的水分、阳光、营养而后出芽,逐渐长大再慢慢的开花。过去的因就好比一粒种子,水、阳光、营养都是缘,所以一颗种子要有水分、阳光、营养而后能够生长出来成花,我们过去的因不管是好的因或者坏的因,也一定需要有适当的缘,才能够使它漫慢的成长出来。
  你就可发现这里面有一个秘诀,这个秘诀就是如何造缘,让好的因早点成长,早点出来,早点圆满,早点结果;恶的因要想办法尽量不要让它成熟。换句话说,假定你现在有两颗种子,一颗是花的种子,一颗是野草的种子,你要让生花的这颗种子早点成熟,生野草的这颗种子就不要给它水、营养、太阳,让它不要成熟。《金刚经》里面就是告诉我们,你如果前生有恶业,单是受持读诵《金刚经》还不够,还要“以今世人轻贱故”,这就是说人家欺侮你、批评你、冤枉你,或者生病,碰到各种不如意的事情,你不要起烦恼,生怨恨,要觉得这不如意的事情对你是好的,就是这许多不如意的事情而你能够不做不如意的想。各位!欺侮你的人是你的恩人,因为你这样接受之后,你的恶因就升不起来,善因就会成熟,因为你在造善缘。
  各位仔细想一想过去的事情里面,有没有这种情形?就是碰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或者你本来想做而没有做到,一般的观念就觉得很不高兴,很不好,也许隔了几天,因为你这一件不好的事情而碰到好的事情。比如说你本来想开一家店,也许是卖衣服的店,但是你忙了很久,店却没有开成,你心里觉得很不满意、很不高兴,隔了几天突然有人请你招呼另一件事情,或者请你去做某一件事情很可能你原想开店,如果真的开成了,但是却开不好,反而亏本,而你去做现在做的那一件事情倒做得很好,使你很满意。你不妨回忆一番,有没有这种经验。
  我讲我自己的一个例子,供各位参考。我有一个时候在德国,我们那时有四个人在德国,我是政府派去的,还有三个工程师是在德国聘请的。
  我是代表中国政府和德国西门子公司执行技术合作,要到中国后方建造一个电话工厂。那时候抗战期间,急需军用电话,那是做军用电话机的公司,我差不多将所有机器设备、图样都办好了,可是还没有运出。德国突然进攻波兰,战事一发,我们的作业都停下来,那一天中国政府打一个紧急电报给我,叫我自己决定应否回国。我那时候已经订婚,我的未婚妻在上海,我心里很想要回去,可是知道一回去,这件事情等于做不成,所以我那一天就送他们三位去车站,请他们离开,我自己就留在德国。
  当天晚上突然空袭警报,我对空袭警报倒是不怕,因为在中国的时候已经很有经验。所以我就拿了一条毯子,而且还拿了一本书,叫《蒋委员长西安蒙难记》,走到指定的地下室去。一到地下室的门口我就惊呆了!坐在那边的人统统戴了防毒面具,只有我一个人没有。那时候就想:万一毒气来了,冤枉死掉的就是我,他们都不死,因为有戴防毒面具,所以那时候的心境实在是很坏。
  后来我就挤到一个屋角地上坐了下来,心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在想,那一天心里可以说是很不如意、很难过,因为我想万一死掉就不能结婚了,不能回去,是不是我留在此地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呢?后来看到大家都在动了,走出去一阵凉风吹来,很好!我还是在德国,后来还有几件事情也是遭受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事后想,如果那时候政府叫我自己决定,我就回去了,是不是一定好呢?不是!因为一回去,厂就办不成。留在德国虽然遭受到许多困难,可是我忍受下来,尽量把所有机器设备都运出,把蓝图等都弄好带回,终于在昆明把厂办成功了,受到上级对我的器重,我就得到好处。
  所以碰到困难的时候,我希望各位能够静下来想一想,不要马上就感觉到不好、不高兴或者怨恨对方,比如说我那时候也可以怨恨德国,为什么去打波兰?这是一种逆境,你能够接受这个逆境,不要批评,你得到的好处可能是你想不到的。你因为这件事不愉快或者失败了,也许反而对你是好的。这一点我觉得学过《金刚经》的,在你日常生活上要记得,不要让逆境使得你的心里不愉快或者恨人、怨人,你还是一样要高兴要乐观,好的遭遇接著就会来。
  我觉得念《金刚经》对各位有好处,我刚刚讲的受持读诵《金刚经》很要紧,所以我劝各位如果欢喜,如果能够每天念一遍《金刚经》,一定能够得到想像不到的好处。
  我之所以念《金刚经》,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一九八八年我内人往生的那一天,我们在家里,并没有到医院去,我根据佛教的道理,拉著她的手,替她念佛。念八个钟点的阿弥陀佛之后,我那时候的心里很空虚,好像一个孩子在外边找不到母亲,也好像遗失了一件十分珍宝的东西,就走到家里的佛堂里面,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我内人每天早上念,念了十八年的《金刚经》本子。各位!有时候的遭遇,并不是语言所能表达的,像我第一眼看到这本《金刚经》的本子,那是一种特别的感觉,当时我就发了一个愿,说要替内人接著每天念一遍《金刚经》,等于是替她做,替她念《金刚经》,每天早上念一遍。就这么一个愿,也没有说念多久,也不是希望要她怎么样,都没有!
  这每天念一遍《金刚经》,比我从前差不多有四十年了,到庙里面去念《金刚经》,或者是看看《金刚经》的注解等等大不相同,每天念一遍,我也讲不出来什么道理,但是确有不可思议的感应。
  比如说,我因此写了一本《金刚经的研究》,慧炬出版,现在这本《金刚经的研究》出版的地方已有好几处,翻译成巴西文、俄罗斯文、越南文,但是还没有英文,因为还没有翻译。今天下午,简丰文居士对我讲,已重新电脑排版打成简体字,在中国大陆出版,此地这位沈居士也在洛杉矶已经印了好几千本,总而言之,所有的版本加起来,已经超过十万本。平心而论,我觉得今天如要写《金刚经的研究》,可能会写得更好一点,不过现在已经有这许多人,因为看过《金刚经的研究》写信来跟我讲得到好处,这是我本来所没想到的。这是不可思议的一种效果。
  因此,我很希望各位如果有时间不妨试试看,每天念一遍,如果有字不认识的,不要紧或者今天事情特别忙念不了,也不要紧,不要心里升起懊恼,也许记一记,我今天没有念,明天补一点,念两遍,这样子你自然而然会得到好随。
  每个人的智慧本来就有,换句话说,你本来的聪明不是普通的聪明,本来的智慧好像是青天,本来就在那儿。我们所以做人,就是因为这个青天有了云遮住,因为这个青天有了云遮住,所以你的智慧就不能够发扬出来。问题的焦点,是如何将云吹散。
  你们晓不晓得什么叫色盲?现在我们每个人视力正常,没有色盲,看出去都有红、黄、蓝、白、黑各种的颜色,看见各种颜色的花。色盲的人看出去都是像灰颜色,就是黑跟白混合起来的灰颜色。假定今天我是色盲,各位都是能够看见各种颜色的,你们一定说我色盲,眼睛有病,眼睛看出去东西不对;可是请各位想一想,假定各位都是色盲,只有我一个人看出去是红、黄、蓝、白、黑,你们是不是也会说我的眼睛有病,我是色盲,或者我有神经病?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是拿大家都怎么讲就算数,可是你的眼睛靠不靠得住呢?我们的眼睛比老鹰的眼睛如何?它可以看得很远,而我们只能够看一个短距离;我们晚上好多东西看不见,但是猫可以看得见,狗可以看得见,猫头鹰可以看得见。我们人的眼睛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是会坏的,今天我的工具已经不是挺好的,要戴眼镜,所以这个眼睛靠不住。假定今天你在这儿,现在这个空气之中有许多感冒的病菌,你是不是会毫无顾忌的走过去,吸了下去,就感冒了,因为你根本看不见这些病菌!
  所以,你眼睛看出来的东西并不靠得住,可是我们从母亲身体里面生出来之后,就受了这么一个限制,后来我们自己看到的、父母教我们的、老师教我们的,所有的知识都是根据人这一套工具的影响。但是你的喜怒哀乐,你的烦恼、你的感觉、你的怨恨,都是因这种知识所形成!我所谓的“眼睛”是包括耳朵等都在内,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也都靠不住,这是我们最大的缺点,也可以说是做人最大的一个毛病。但是不可能说既然这样我就不管了,眼睛就不去用它了,不可能!
  《金刚经》为什么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因为所有你看出来的东西、你听到的东西,都是虚而不实、妄而不真的。虚妄就是靠不住,靠不住也没有关系,因为你这个身体也是虚妄的。但不要被这个虚妄弄得神魂颠倒,这个挺要紧。
  那么,所谓“不虚妄”,突竟是什么境界呢?就是对岸的境界。各位,千万要注意!对岸的境界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区别的境界,这个境界是要到了对岸之后方才是。现在我们还是在大海之中,我们还是要划船,要划船才能够到达对岸。现在我们是在“虚妄”的欲界之中。
  你若仔细研究《金刚经》,你会发现,经里没有两个字:一个是“苦”字,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里面没有“苦”字,这一点就是对我们讲,做人实在是很幸福的!千万不要以为是苦,你能够做到人已经是很幸运,也因为你得人身很幸运,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无论怎样,你得认清楚这点,尽一切可能,利用这有生之年,使你真正得到好处。愿我再重说一遍:人并不苦,不要以为你苦,你很幸福,应该说是很好,要尽量利用机会,培养好因善缘,你才是最聪明的人!第二个字,在《金刚经》里面没有“空”,有两个地方是“虚空”,但是并不是“空”——空无所有的“空”,千万不要以为四大皆空,因为我们现在尚在大海之中,没有苦,也没有空,这两点认识是做人最重要的。
  我们现在是在划船,空的境界是要到对岸,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的学划船的方法,要好好的用这个桨,要好好的用这个船,然后才能够找到一个方向摇过去。假定我们现在觉得所有的都是空,这个船也不要了,桨也不要了,都丢掉了,怎么样?这叫厌世!在海里面却说船不要了,你怎么办?所以,现在要学佛法,要能够实行,学佛法就是懂得怎么样划船,要实行就是要划。方法很多,看个人的因缘根机等等不同。有一点很要紧:船不可不要,但“我”要忘记得愈干净愈好。
  现在有很多人正好相反,求神拜佛都是为了自己,希望这样,希望那样,要找出路,这个包括了“我想即身成佛”,都是为了自己。哪一位老师有神通往我头上摸,一摸我就成佛了,这个就是犯了“我相”的极大毛病,就是为我。所以,各位如果能常常提起这个念头:“是不是只为了我自己?”能够把“我”的观念越减少,你的船就可以划得赵快。
  我自己的座右铭是:心胸广大,即是修福,减少分别,乃是修慧。这二点都是减少我相的妙方。
  这次没有足够时间作准备,随便讲讲,不过我觉得有这样的缘,大家聚在一起,实在非常高兴。各位如果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根据各位的问题我们再继续讨论下去。各位不要客气,任何问题都可以间,我真答不出来,就请我们郑老师来答覆。
  问:《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沈博士在所著《金刚经的研究》一书内提及“铲除与建立”,是否可详加说明之?
  答:我每个字也都认识,我也都看不懂。你的智慧本来具足,和认不认识字,没有关系。六祖惠能并不认识字,但是他创立了这么大的禅宗,此地的广钦法师也不认识字,但是他的智慧了不起!所以,各位不要紧,不要怕你不懂,说起来很简单,《金刚经》要你能够实行,就是不要有“我相”,所谓“我相”就是“我”。我曾经检视过我的我相有多重,那时候我年纪还比较小,不过三十几岁,凡是我一句话里面讲到“我”字,我就昼一昼,一天积下来你晓得昼了多少个?在刚刚开始时,一天我可以讲两百七十个“我”,我怎么样,我欢喜这个,我的意见如此如此,都是“我”。假定能够把这个“我”放掉,不要存个“我”在心中,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是犯“我相”,今天说我已经开悟了也是犯“我相”,所有东西只要有一个“我”的心念在,统统都犯“我相”。
  如果能够做到没有“我”在心上,吃饭就吃饭,走路就走路,帮人就帮人,走楼梯就走楼梯,今天来讲就来讲,不要想,“哎啊!我讲的对不对啊?”或者“我讲了之后,人家是不是会考我?”这都是有“我”,你尽管做,只是不要有“我”,就得到《金刚经》的要旨。
  问:我看到净土法门法师写的书上,叫我们每天念《阿弥陀佛》,没有说《金刚经》,刚才沈博士叫我们每天念一遍《金刚经》,有的法师就劝我们不要去这个看,那个看,这个念,那个念,念阿弥陀佛就念阿弥陀佛,念什么经就念一门,不要去东看西看的。刚才沈博士要我们读《全刚经》我想请教,《阿弥陀经》我现在每天都念,究竟是要念《金刚经》?还是《阿弥陀经》?还是每一种都念?
  答:假定所有的人都只要念一种经就能被度,释迦牟尼佛也不必讲这许多经。可是因为每一个人的根基跟因缘统统不同,所以佛陀慈悲,讲了许多不同的法门,记录在不同的经上。净土法门法师教你念《阿弥陀经》,因为他有智慧,知道这一门深入,对你最好,所以叫你不要三心两意。这是对的,但不是天下的人宿根因缘都和你一样。
  有一位女士跟我讲,他的父母不相信佛教而欢喜基督教,她花了很多时间,希望她父母相信佛教,没有效果,问我有没有办法。我就劝她应该让父母相信基督教,你就相信佛教,你把佛教的道理有机会在他耳边常讲一讲;最近我在飞机上碰到她,她说她父母现在对基督教很不满意,相信佛教了。一个人就是有这样一个因缘,这个人要相信佛教,一定要经过基督教这一个阶段,才相信佛教,所以不要勉强。如果没有明师知道你的根性而指导你,则每个人最好随他的缘,如果也感觉到念《阿弥陀经》不错,或者念阿弥陀佛对,也就专心念阿弥陀佛,因为无论走哪一条,其实将来统统可以走到成佛的那条路,不过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倘你真正相信佛的道理之后,会知道也没有所谓时间的长短,今天一刹那也许就是几千个百年过云了,所以不要急。心里急就是有“我相”,就是因为“我希望怎么样”,把这个念头放掉。欢喜念《阿弥陀经》就念《阿弥陀经》,欢喜念《金刚经》就念《金刚经》,都好!
  问:您刚刚讲到顺境、逆境都是一种境界,我们不要执著它,在现在工商业的社会里面,我们必须要对很多事情去表达我们的意见,可能就会跟对方产生一种激列的争执。像这种争执,如果我们佛教徒不要去跟人家竞争,也不要去跟人家发生不愉快的冲突,可是这样的冲突在我们社会上是很难避免的,请问我们如何用《金刚经》的心情去去看待现代社会的冲突?
  答:你刚刚讲的话里面,我听了听就有五个“我”字。如果稍微放松一点,我们让对方占一点便宜,也许结果反而好。所以碰到顺境或者逆境都要生一种喜悦心,碰到逆境也许对你有很大的帮助,碰到顺境也是对你一个很大的考验。往往有许多人因为顺境反而堕落,有许多人因为逆境反而增长,所以对逆境和顺境最好不要有区别心,只要认清楚你现在要划船,要划的方向是什么,就尽你的力量划。所以《金刚经》里“菩萨但应如所教住”,意思就是说:“你照我讲的办法好好安下心来做就行了。”我不能解答你真正的问题,因为要看当时的各种因素,不过希望你少烦恼。我觉得你提了这一个问题,听见许多人在拍手,你这就是做了功德,因为你的话使得大家都因为听你这个问题而得到好处,否则不会怕手。
  问:如果有人早上念《金刚经》,晚上念《阿弥陀经》,什么都舍不得放下,什么都好,这样算不算是杂修?听说杂修不得往生!
  答:假定能够早上念《金刚经》,下午或者晚上念《阿弥陀经》而不放弃,这个恭禧!恭禧!了不起!要知道求生西方净土,读诵大乘经典也是修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最怕的是你念了五天,第六天就忘了一半,第七天就全忘了,不念了,这个就很可惜!但是也免下了有忘记的时候,也没有关系,你记起来了,早上就照样念《金刚经》,晚上念《阿弥陀经》就行了。各位修行,千万下要勉强,勉强硬要怎么样,这个实际上并不是中道,并不是挺好,在平常的生活方面,最要紧还是把帮人来替代为自己著想,尽可能帮人。
  帮人的范围很大,比如说有人在生病,你去看他、安慰地,使他的心清愉快,这都是帮人,在路上有年纪大的,走路困难,你能够帮他一下,使他减少恐惧。这都是很好的善事,而且做这种事清不认为自己是在做善事,就是没有“我相”也没有“人相”,就是《金刚经》所谓的“不住相布施”,就是这么做,好像这个事情是天经地义,不认为这是一个特别的事情,这样你就得到《金刚经》的好处。
  问:是不是自己的家人或朋友,比如说有一些不好的习惯,类似赌博、喝酒,甚至现在在台湾的报纸,社会上常常看到吸毒。我们都知道,有这些恶习的话,会影响到不只他自己个人,也会影响到他的家人,造成很大的困扰,他自己或许也知道喝酒、赌博、吸毒会造成他的家人跟他自己都有很大的伤害,他一停止了,他的家里可能就会变得很好,可是他白己知道却做不到,那我们怎么去帮助他?
  答:这位先生举的不过是一、两个例子,比如喝酒或者赌博,实际上这种例子多得很,要每个人都能够没有这种不好的习气,实际上的确很难。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几年,也没有把所有人的习气都改掉。因此,我们要存著一个心,希望大家好,要有善巧方便的办法,善巧方便的办法里面有一项挺重要——不要当面批评他,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不好,就当面批评他,反而会引起也的反感。千万不要当著很多人的面批评地,当著很多人的面批评他,他会生怨恨。怨恨这个东西最麻烦,恨心伤害一个人的修行是最厉害的。比如说,各位看到有一个人做了不好的事情,想劝也,就要用挺好的方法使他能够自己感觉,自己能够体会到,不要只说:“你这个不对!”这样是一个善巧的方便。
  各位如果在公司里,尤其是老板,有地位的,批评在下面做事情的更要当心,也许他当面不敢讲,但是他今天在公司里面受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里向太太生气,这样就造成他家庭里面的不愉快。所以,如果要教训、批评一个人,第一:最好两个人讲话,不要有其他的人参与在里面,第二:要尽量先了解他为什么走这样一条路。比如说很可能这个人喝酒喝得多,就是他心里现在有烦恼,认为喝酒就可以把他的烦恼去掉,喝得头昏昏的烦恼就没有了,但是结果就生出许多问题来。你最好看这个因缘,看这个情形,尽你的心帮他。
  问: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应该怎么解释?
  答:“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名称,你刚才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怎么个讲法?“阿耨多罗”意思是无上,“无上”就是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三”是正,“藐”是平等,就是正平等,“三菩提”的“三”也是正,“菩提”是智慧,就是正智慧。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觉”就是智慧,佛的境界可以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来代表,这是一个佛教中的专门名词。
  问:请问应该怎样修行?什么叫般若波罗蜜?
  答:有一本经叫《佛藏经》,《佛藏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自己讲,他有很多世做转轮圣王,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和佛的三十二相一样,就是也福德、功德已经做得很多,修得很多,碰到很多的佛,但是没有一个佛替他授记,一直到然灯佛才替他授记说:“你未来世可以成佛,叫释迦牟尼。”为什么呢?释迦牟尼佛说:“因为我做这许多世转轮圣王的时候,虽然碰到许多佛,但是我心里还有一个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观念,就是说我想成佛。”
  因为他有这个心——我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还有轻微的我相,所以没有佛为他授记。一直到然灯佛的时候,他明白实在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这个时候然灯佛说他资格到了,可以成佛,叫释迦牟尼。所以,这个“我相”是修行的基本,尽量想办法把这个“我相”冲淡,你就走上菩提大道。
  第二点:你问“般若波罗蜜”。“般若”和“波罗蜜”都是翻译的名词。“般若”是智慧,这个智慧并不是普通的所谓聪明,智慧是你能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这种智慧叫“般若”。佛讲般若一共讲了二十二年,分十六次法会,记载整个般若说法过程的经叫《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请到《金刚经》的时候已经是第九会,第十会是讲咒语,以后的法会是分述六波罗蜜多经。因此《金刚经》已经把般若的道理、菁华都讲了。“波罗蜜”的意思就是到对岸,我们现在是在河的这一边,那一边是对岸,从前没有飞机或者轮船,可以忙此岸到对岸,一定要靠划船过去。这所谓的河,即是无形的生死大海。
  所以,从此岸上了船,划到对岸上岸,这叫做“波罗蜜”。这有很重要的道理在里面,第一:你一定须要上船,像各位可以说统统已经上船了,最要紧的是不要上了船又下船,第二:上了船就要学怎么样划船。各位上了船之后一定要向前划,不要老是兜圈子,如果你老是兜圈子,就还在原地转;第三:一定要有方向,要认清楚方向。所以,所有的经典或者法师教你的种种,都是教你怎样认清方向,怎样划,你学了这两个,搞定方向,同时努力的划,就可以一直前进。
  假定说今天到了对岸了,你将怎么办?你是不是说:“我还是守在船里吧!”你要是老守在船里,就上不了岸。所以,到了对岸,船不要,桨也不要,划船的本事也用不到了,应该立即上岸,这就叫做“波罗蜜”,千万不要老是留在船上,也不要上了船就跳下来。
  问:刚才沈大菩萨讲《金刚经》里面没有苦也没有空,没有我也没有人也没有实相,那么《金刚经》里有什么?如果说“波罗蜜”到了彼岸,那个彼岸的境界又是什么?
  答:《金刚经》里面也有“有”,也没有“有”,也没有“没有”,总而言之,我们如果脑筋里面还有一个正反相对的观念,有一个有无相对的观念,有一个好坏相对的观念,有一个大小相对的观念,都不是《金刚经》,《金刚经》就是说你这种观念统统要没有,连“没有观念”的观念也没有。
  第二:到对岸了,很抱歉!我还在此岸,所以对岸的境界是如何的,我不敢讲,不过从理论上讲,如果在对岸还是有境界的观念就还不是对岸。
  问:在两年前就拜读过您的大作,对沈博士推理方式个人非常敬佩,尤其您非常谨慎,很诚实。几年来我对《金刚经》也看过不下十本读本,大概归纳起来,我想请教沈博士一个问题。我是晓得《金刚经》是《大般若经》里面的一品,《大般若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兜率天的三十三天里面讲的,所以他的对象是天人的层次,比我们的娑婆世界要高过很多,所以他讲这个的时侯他的对象很好。
  实际上我们所了解释迦佛讲经,他都是针对多数群众特别的问题,要解决他们的问题,所以听完之后一个个法喜充满,信受奉行,甚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可是近代有哪一位看得懂呢?又有哪一位能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没有!即使有,往者我举个例子来说,像六祖因为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发心,实际上都有老师;有一位禅师看《维摩诘经》悟道了,可是还得跑到六祖那边去印证,没有六租给他印证,他怎么能够成道?往后推,明代紫柏禅师,临济黄檗禅师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都还是要有老师。
  所以我们不能没有老师,不能就此而止,必须找明师来点我们,因此在禅宗中,有“吾有,莫好语,为你点眼睛”,他真正文字上就不写!到了这个人可以传的时候就告诉他:“喂!什么时候要来。”否则你休想过关。禅宗的典籍中这种句子很多,我想这是经常能够看到的。
  因为沈博士对于《金刚经》研究非常深、透彻,我请教一个问题,有人问我,我无法答覆,……就我个人点数过,大概不下三十几句,但是其中有三句的也算四句,为什么算四句呢?因为隐含了一句,比如说:“佛说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其实第三句藏起来,这要我们看经的人彻底去领悟,但是这个领悟的境界每个人都不一样,是不是请博士开示一下。
  答:第一点:你讲的很对,《金刚经》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里面的一章,就是一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记的一共有十六会,就是十六次的聚会,而《金刚经》是第九会,不过每一会的地点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并不是说整部《大般若波罗多经》是在天上讲的,实际上恐怕只有一会是在天上讲的,其他都是在人间讲的。《金刚经》讲的对象,实际上是那时候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经过《阿含》、《方等》;《阿含》讲了十二年,《方等》讲了八年,然后讲《般若》。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的领悟虽只有“一乘”,但是众生的根基不同,在那个时候他的弟子大部分“我见”还是很强,所以他不能够马上用《般若》或《华严》的道理跟他们讲,就用种种善巧方便慢慢引他们到这条路上。
  所以到了《般若》的时候,《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有极大部分都是释迦牟尼佛叫声闻弟子如舍利弗,将般若的道理,讲给菩萨听。讲《金刚经》时,提出问题的是须菩提,他也是一位声闻弟子,但是他在声闻弟子中,须菩提是解空第一。《金刚经》是释迦牟尼跟须菩提一问一答这样讲的,而须菩提往往站在一般众生的立场发问,所以对象可以说是一般众生。
  今天在座的许多人,哪一位是菩萨的境界,哪一位是声闻界的境界,哪一位还不到这个境界,哪一位也许已是大菩萨的境界,没有人能够指出,不过我可以讲,恐怕在座的每个境界都不同,但是今天能够坐在此地,大家讨论《金刚经》,这个境界已经并不低,这一点各位要自己肯定,否则你不会坐在此地。《金刚经》就是代表佛的真理,实际上各位心里都已经有这个东西,就是怎样能够启发出来,我觉得我们研究《金刚经》,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比人家好像地位高了些,我能够看《金刚经》!这样就著了极大的“我相”。
  《金刚经》不过是一本经,这本经的道理,每个人的心里本来就有,问题是你怎么样能够把它启发出来,各位今天比根本没有看过佛法的人稍微启发多一点,但是他也一样有。《金刚经》所有的道理他都有,将来经过多少年之后,他是不是能够追上我们,不得而知,很可能今天他也许没有学过佛法,但是很可能五年之后,他整个补上了,我们还一直在咬文嚼字,所以每个人一定要加紧努力!千万不要以为还有明天。
  有一天在美国,我们一共有六个人坐在车子里面,由一位年轻的亲戚开车,我坐在他的位子后面,六个人一部车在公路上面走。我睡著了,忽然崩!一声把我惊醒,一惊醒就看到左边有一部车子已经撞到我们的车子,碰到开车的和我的中间钢骨部分挺硬的地方,那部车子一碰之后跟著就翻出去了。假定那部车子碰上来是碰在前面,前面开车这个人非死即伤,假定它稍微往后面一点,碰在我这个地方,不是碰在硬的钢骨上面,而是碰在门上面,我也非伤即死,今天就不会在此地跟各位见面,只差了一点点。
  所以,此生在何时终止,我们不晓得,也因此每一分钟我们都要珍惜,每一分钟都要好好的利用,如果不能利用,自己可惜!一个人需要明师指点,你说得不错,但这必须要善根因缘成熟,否则,就是有人在当面指点你,你也听不进去。因此,对一般人讲,我们还是要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尽量发大心,尽量助人,尽量念《阿弥陀经》,或《金刚经》或其他的经典,尽量将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早生净土,早成佛道。浅见如是,还望指正。
  问:我三天前才听到您的演讲,今天又赶过来听您的演讲,我只有一个很浅的问题,因为《金刚经》讲的是破除“我相”,像我们这些后辈可能没有很精进,所以不懂《金刚经》的义理,您可不可以告诉我们比较浅显的一些法门,有没有什么比较方便的法门,告诉我们如何破除我相?
  答:《金刚经》里面有两个地方讲:“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就是发大心,就是说所有的众生,我都要帮他灭度。“众生”这两个字是众缘和合而生叫做众生,并不是单指人,人是众生之一,狗也是众生,猫也是众生,有情的都是众生,无情的也是众生,这张桌子也是众缘和合而生,花也是众生。所以,所有一切东西都是众生。“灭度”就是众生有生、有死、有烦恼,我就尽我的力量把这些东西统统消除掉。这就是发大心,帮众生的忙;你愈能以帮众生的心为心,你的“我相”就愈减低。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这个例子给我印象很深。我在大觉寺有一次讲“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说《金刚经》里面讲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有嗔恨。所以反过来讲,你如果生气就有恨心,有恨心就会有嗔恨,就是犯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这一次演讲之后,有一位丁太太跑过来跟我说:“沈菩萨!您真不错,讲到我心里头上的东西。”后来有人跟我讲,这位丁太太是出名的骂先生的人,她一天到晚老是骂先生。而且为什么出名呢?因为她觉得骂先生没有什么不好,所以人家说她骂先生,她也不在乎,就是骂先生。
  就在这次之后,隔了两个礼拜,我又有一次演讲,那位丁太太老早就在那边,我一进去,她就跑来拚命的谢我,我很奇怪,她谢我什么?她说:“今天我先生一早对我说:‘你怎么近来不骂我了?我心里痒得怪怪的,老是等你来骂我!’”
  这真是现身说法。她这样一讲,我心里很感动。换句话说,要消除“我相”的一个秘诀,就是去掉你的习气。这位丁太太本来因为怨先生、恨先生,所以常常骂先生,已经成为她的习气,现在一下子改掉,如大树去根,“我相”立即减轻,你只要看她心情愉快,就能体会到“我相”减轻的好处!现在还常常看见她陪先生到寺里来念经听讲。因此,你如发觉自己有什么习气,不论好坏,如能一下子断除,就是极有效的减少“我相”妙法。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法云寺禅学院教育理念

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中的佛教

略述忏悔心得

浅谈戒杀放生

略述天台智者大师所建立的教团制度

 

后五篇文章

沈家桢著:《金刚经》的研究(4)

沈家桢著:《金刚经》的研究(3)

沈家桢著:《金刚经》的研究(2)

沈家桢著:《金刚经》的研究(1)

在电脑上读《金刚经》(3)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